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帝国黎明

正文 第五十三章 筹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帝国黎明最新章节尽在

    周馥听后不觉有些惊异:“王酗的书虽是白话写成,不过馥也曾借阅过他的手稿,这文章写的也是极好,上面还有荔秋的笺评,关护之意跃然纸上怎会如此?”

    “王酗自然是荔秋的得意弟子,怕是这些幼童中唯一一个吧?!酗归国之时也曾见过某家,学问见识确实是甚为少有,可仍需磨砺一二方可量才而用……他倒是有心思考考科举,年轻人有上进心总归是好事,可他自幼从花旗国长大虽有陈荔秋从旁指点但他去了德意志之后到现在陈荔秋莫说是鞭长莫及但也老朽了,去年他还曾托老夫代为寻访名师,玉山见过可有这份心思带老夫管教一二?”李鸿章笑着问道。

    盛宣怀此时倒是有些后悔在李鸿章面前告状了,左宗棠与胡雪岩固然是淮系宿敌算算却是老朽了。尤其是左宗棠这等政敌根本没办法一棍子打死,只能用时间去消磨他,而胡雪岩固然是很重要若是放在前几年李鸿章也许会动点心思,但现在新疆战局已经明朗再给左宗棠拆台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能够斩去左宗棠的臂膀固然可喜但对大局却无从作为,搞不好左宗棠携大胜之势反咬一口,这个后果也是极为严重说不得让宫里头的那位白捡个便宜那就得不偿失了……思及至此,盛宣怀也算是清楚了李鸿章的心思,除非他能够瞬间扳倒胡雪岩还有所转机,否则还是不要跟左宗棠斗个你死我活,可面对号称家产数千万两的胡雪岩,莫要说他自己都不信现在他能够瞬间覆灭胡雪岩,就更不用说李鸿章了。

    除了在心底暗自叹了口气之外,盛宣怀此时已经不作他想,说到底面对李鸿章和左宗棠这等层次的人,无论是他还是胡雪岩说白了都是个身不由己的棋子,他所能看到的只是胡雪岩,但他却无法承受眼看就要荣耀满身的老左愤怒一击。面对胡雪岩这样全国都能数得上号的巨富他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的,布局数年他虽然找到如何去对付这位宿敌的手段,但奈何时机却不理想,他也看得出来洋商对胡雪岩囤积抬价越来越不耐烦,关键是洋商还没有到忍耐的极限,原本他打算伺机静候两三年洋商与胡雪岩势同水火之时再出手,现在看来让王伯良横插一杠这就难说了。王伯良对财富的野心若是跟他一样大,那简直就是胡雪岩的救命稻草了——盛宣怀看不起胡雪岩跟王伯良的理由也差不多,这样的土豹子只会用囤积居奇这等低级手段,只有用机器替代手工才是王道。

    周馥倒是笑而不答,李鸿章见此也就明白了怎么一回事,这也是周馥做人老道顾念这旁边盛宣怀的面子,毕竟刚才人家还把王伯良批的狗血淋头,这要是在当面应下此事多少也让同僚感到尴尬。如周馥这样有品行,有才学的人才是李鸿章最为看重的,谁都希望有这么一个为自己以及他人着想的心腹。

    “王酗办厂是件好事,盛军又不用出银子,也不指望能够赚出一个金山来,只求能够稳定军心,就算有些小毛病也是年轻人思虑不周所致,毕竟酗久居国外对内情所知不详,所谓不知者无罪这件事就暂且揭过……玉山,日后你也多训诫他几番,年轻人多是争强好胜,多磨磨性子日后方能堪用……”李鸿章笑着说道。

    盛宣怀听后也只是非常无奈,他可真的想告诉李鸿章那个缫丝厂现在赚不出一个金山,但过两年只要胡雪岩那边蚕茧供应跟得上可就不是一个金山所能估量的了。更要命的是(色色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工厂里面全是盛军家眷,要是现在趁着王伯良立足未稳之际彻底击垮,日后这些工厂怕是要成个人见人畏的怪物——有什么能够比武力更可怕呢?不动就会任其做大,动了怕是惹起军心逆反,那可就是捅破天的事了。

    国人只知道洋商很赚钱,因为看看上海那些跟着洋商屁股后面的买办就可知一二,而盛宣怀却真的知道这里面的利润极为惊人,不过有能力开办现代工厂并且能力实现盈利的却屈指可数,他盛宣怀便是其中一个。现在不用见面盛宣怀也知道那个假洋鬼子肯定也清楚其中的门道,一回国便开了这么一家机器缫丝厂这个胆子可比他强多了,不仅如此还敢虎口拔牙与胡雪岩联手——若说开厂子的银子他也能够凑齐,偏偏他有种种顾忌却无法迈出这一步。李鸿章既然在这里定了调子,日后盛宣怀也只能想别的办法来谋求缫丝业这块肥肉了,况且他扳不倒胡雪岩自然无法通过商业手段打击到王伯良。

    如果王伯良能够知晓盛宣怀内心中的想法,也只能奉送“做梦”两字,因为就他所知近代史中的盛宣怀似乎与桑蚕丝织这条产业链关联并不大,似乎书中根本就没提及这回事,反倒是相近的纺织行业里盛宣怀有着不俗的建树,但那也是数年之后的事情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呢!不过即便盛宣怀的计划得以实施,王伯良也不会看好他能够有多大作为,毕竟国家贫弱任人欺凌,一个商人哪怕是有着极强背景的红顶商人在大势所趋之下也没有多大作为——他的滚雪球计划也没想着成为左右这一行业世界性的巨头。正因为如此他才没想着靠工厂成为富豪,也放弃了彻底控制工厂管理权,就如机器缫丝厂现在除了捞钱的功能之外,笼络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盛宣怀觉得自己再在这里待下去颇为无趣,便找了个由头告辞而去,李鸿章也只是略微勉力两句而已却未作挽留。李鸿章决心已下王伯良的工厂算是与盛军军心绑在一条船上了,他必须要顾虑盛军惮度,至于盛宣怀的牢骚固然让他有些不喜,这与胡雪岩做买卖终归不是正途,不过正如李鸿章所言念及自幼出洋不熟悉内情这追究起来也没什么意思,警告一二即可。盛宣怀由此也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与其在这里浪费口舌不若想办法继续推进针对胡雪岩的设局,缫丝缫丝,有机器又如何?到时候蚕茧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对方也不过是砧板上鱼肉而已。

    “玉山,这次你回来的正好,叔耘也在,过几日幼樵也会来,你们也要合计着为水师谋个章程了……朝廷那边风向已定,我们这里就要拿出一个详细的章程以此规划徐徐图之,否则一事无成惹人笑话……”在送走盛宣怀后,李鸿章与周馥宾主坐下,盛宣怀所能关注的不过是一亩三分地,在他们眼中也许固然重要却非不可舍弃,谋大事如投子布局若是纠结于一时一地怕淮系也走不到今日。

    眼下淮系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办水师,自“海防塞防”争论以李鸿章的海防主张胜出后,这件事就已经迫在眉睫了。李鸿章口中的叔耘是薛福成,而幼樵则是张佩纶的字,现在正处母丧丁忧期间恰好由江苏巡抚张树声之子张华奎私下牵线入了李鸿章的幕府为其奔走。张佩纶是庚午年(1870年)的举人,次年便考中进士很快授编修,光绪元年大考翰詹时名列二等第三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这些年来因其弹劾和直谏成为京师政治舞台上风头极健的人物,从前年崇厚擅自签订《里瓦几亚条约》他上奏极言其非开始,被他弹劾批评的名单上如四川总督丁宝桢、大学士宝鋆、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等金光闪耀的名字,而最让人叹服的是连翁同龢自己也认为这位张侍讲是个真讲官。

    虽然张佩纶脑袋上写着两个大大的“清流”二字,但他却从未弹劾过李鸿章这个头号洋务大臣。其实张华奎在两人之间牵线实无必要,张佩纶也是出身名门他的父亲张印塘早年官居安徽布政使镇压太平天国就与李鸿章关系密切,而清流健将张佩纶从未攻击李鸿章的奥妙便是这里,他的才学也被李鸿章所看重,不过他却没有应下李鸿章的幕僚之请,这也许是顾忌自己的名声。前年五月张佩纶因母丧出京赴苏州迁庶母灵枢过津李鸿章便资助千两营葬之资,张华奎这个被人讥为“清流靴子”的家伙便开始出面牵线,张佩纶便暧昧的半推半就——虽不入幕府却多方为其奔走策划。

    周馥思虑片刻出人意料的说道:“相国,这筹办水师之事馥想向相国荐一人不知可否?”

    “谁?”李鸿章听后倒是非常惊异,周馥跟随他这么多年不仅不揽权不逐利只是甘愿当一个隐居幕后的幕僚,至于推荐人选之类的事情似乎还真没有过,李鸿章倒是有些好奇谁能够得到周馥这么郑重的推荐,毕竟水师的事情懂行的人可不多。

    “王伯良王酗!这个人是出洋留学见识广,最近出过一本《海权指南》,馥不擅海战读过却也别有收获,书中历数西洋诸多强国海战经验教训别出心裁,可惜据馥所知此书并不如《德意志帝国五十年》这本书而埋没甚少有人问津……馥与之交谈他虽是学习陆战但对海战并不陌生,多有发人深省之语,若说大清懂海战的人未必全在闽粤,以馥所见船政乃将才出洋打仗还尚可,然酗乃帅才经纬水师之事还需听听他的说辞才好……”周馥恳切的说道。

    李鸿章对周馥素来信任有加,若是一般的推荐他是不会拒绝的,不过筹谋北洋水师规划这可非同小可,可以说一旦这份奏折得到朝廷批准日后这就会成为北洋水师建设的长远规划,未来的北洋水师是个什么样子暂且不说,但这份规划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水师舰船购买动辄就是数百万两银子,修建要塞港口更是天文数字,这不是购买枪炮那样的普通军火交易所能媲美的。

    “可他出洋所学并非水师……”李鸿章略微犹豫的说道,说起《海权指南》这本书,他的幕僚还真是跟他提过几句,毕竟王伯良算是淮系出身又是留美幼童,这样的人若写了什么书无论如何不能视而不见,不过幕僚关注的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多少有些类似后世的“政审”,万一这个毛头小伙子在书里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会累及相国。

    周馥笑了笑反问道:“相国,咱们北洋中有几人是水师出身?酗出洋学的是什么暂且不提,但《海权指南》这本书却不是常人所能写的,至少馥尚未见过福建船政那边有人写出什么像样的书来,而洋人似乎对这本书也很关注,听酗所说英吉利和德意志两国的书局都准备出版这本书……”

    “花旗国已经出版这本书了,毕德格已经回来了还曾与某家提过这件事,是酗委托他把书稿带去花旗国的,说这本书最初就是他想给花旗国写的,因为花旗国的工厂众多能力极强且又两侧临海最适合这本书……”李鸿章笑了笑,他没有读过这本书却听毕德格对此书评价很高,毕德格把书稿带到美国后拜访过国内诸多海军将领,他们对此都是好评不断,对李鸿章而言这是极涨面子的事情,不过也是仅此而已。

    周馥笑了笑说道:“那为何相国还犹豫不决?既然是个人才那就要用在合适的地方,薪如对酗赞不绝口说这是他硬从相国手里要来的,将酗调出盛军有些不合适但参谋一二却也不碍事,新城到底还是在天津的边上来往方便的很……”

    李鸿章似乎被周馥说服了,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让酗来一次吧,看看这个年轻后生有什么高见,说起来筹建水师某家亦是如履薄冰,朝廷那边是指望不上的满嘴空言,看见他们老夫就气不打一处来……不过玉山你回来后有何打算?”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加 收藏   看完了发表些 评论

    帝国黎明最新章节尽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