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末日小说《2012丽江漂流记》——丽江古城漂起来了

正文 第1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711:57:00

    第十二章:诗词墙

    江雪在和师傅的帮助下找了一家旅行社,从丽江到香格里拉四日游,价钱在和师傅所说范围的中下档。这一天行程的车费,和师傅也给出了一个江雪认为偏低的数目。江雪愉快而感激地说从梅里雪山回来后若有需要会再找他,热情豪爽的和师傅笑着驱车离开了。

    回到丽江古城,江雪心灵变得更加自由,也更能体会丽江的味道了。我们要认识一件事物,往往要先从这件事物跳脱出来,然后还要再次融入进这件事物。出丽江,入丽江,才能认识丽江。白天属于古城外围的风景,而夜晚则属于古城。她从广阔的天地之间回到人群之中,丽江的流水、灯火、音乐和舞蹈可以帮她洗去一天的疲惫和尘土。丽江的意义就是一个落脚点,马帮通过茶马古道走向四方的落脚点,游客游玩雪山湖泊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的落脚点。

    江雪信步漫游在丽江的古街上,过了好久才回到青青子衿客栈。石板街的晚照固然美丽,但是客栈二楼房间里那一缕安静的夕阳更令人心醉,因为那是专门留给她的!一想到有一缕夕阳在等着自己,她就满心欢喜。这是确凿无疑的快乐,这是恪守相约的幸福。

    回到客栈,心态悠闲的江雪并未马上穿过过道,而是驻足欣赏起墙壁上的诗词来,昨天进门时没仔细看。只见墙上都是江雪未曾见过的诗词断章,用或狂放或婉约或端庄或秀丽的字体写就。江雪轻声地读着:

    “我与春风皆过客,小桥流水是天涯。”这一句看似潇洒,实则透着一种寂寞和无奈。搭配着客栈门前的小溪欢歌,江雪觉得恰好道出了她此时身在丽江的感受。

    “我是笔端滴落色,重归图画心方宁。”这一句让江雪想起今天在拉市海边徜徉的情形。

    “问上九霄可有路,雪峰所指下群仙。”这一句让江雪看见一人与雪山对话的场景。人问:上天可有路?雪山指着天说:群仙都从这里下来,你也从这上去吧。她又进一步想到玉龙雪山下看见丁天民的样子。

    “满腔炙热盈亏处,总有广寒寂寥情。”这一句中藏着深深的狂热与寒冷,仿佛朝阳独照雪山。

    “一襟明月一衣水。”

    “一霎多情怜世,情多转少如钩。”这两句应该都是写明月的,有一种悲悯的情怀,辽阔而苍凉。

    “喧嚣如整夜梦交错,只听见醒来泪一颗。”这是写哪名女子的呢?

    “曾经策马追日者,也是乘舟望月人。”又是骑马又是坐船,江雪思绪又回到拉市海,又回到丁天民身上。

    ……

    在江雪品味诗词的时候,客栈院子里不时有两名男子的说笑声传来。她开始并未留意,但总会或多或少听到一点,其中一个声音自然是客栈老板高云峰,另外一名似乎也并不陌生,到后来江雪不免仔细聆听。

    也不知他们开始讨论的是什么话题,只听高云峰这时说道:“社会文明的进步无非有二,一是创造更容易被驾驭的国家公器,二是创造更难被驾驭的公民。国家公器和公民,不是前者驾驭后者,就是后者驾驭前者。”

    另一名男子的声音说道:“我同意你的说法。我认为个人的崛起代表了文明的进步。丰满健康的社会是由完整的个体组合而成,残缺的个人组成的社会必然贫瘠而病态。”

    “公民的成长需要时间啊,那你觉得我们这片国土上什么时候能长出挺立饱满的庄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百年过去了,好像还是老样子,某些地方土地沙漠化还更严重。”

    “你对鲁迅所说国人的劣根性怎么看?”

    “没有什么劣根性,人都是一样的,只是这片土地贫瘠了太久。要想有所改变,必须要松土,浇水,吹风,晒太阳。”

    “最根本的改变在于思想。假如我们的思想是一张纸,别人的纸上干干净净,我们的纸上写了五千多年的内容,一百年前被涂改了,却还剩一片乌迹蔓延。要想把这片乌迹完全擦掉写上崭新的内容太难了。”

    一名女子的声音说道:“在水里泡泡,揉揉,再不行加点洗衣粉搓搓,拿出来晒晒不就行了?”

    江雪听出那是梅倾的声音。两名一时沉重的男子一起为梅倾轻松的话语笑出了声。这时一名老妪拿着几根小葱从门口走了进来,对着江雪露出慈祥的微笑。她扬声对院子里说道:“峰儿,客人来了也不招呼?”

    江雪在诗词墙前立了许久,心想此时也该走进院子了,于是她扶着老人缓缓走了进去。

    客栈老板高云峰依然坐在院子里那棵桃树下晒太阳,见到老人进门喊了一声妈。

    与高云峰同坐的还有一名男子。江雪早就听出来了,这名男子不是别人,正是今天江雪在玉龙雪山下,茶马古道上,拉市海边遇到的丁天民。高云峰正在跟丁天民说笑,旁边桌子上摆着两杯普洱茶,还有一个敞开的袋子,里面似乎是牦牛肉。

    两名男子都转头看着表情淡然的江雪。丁天民脸上多了一丝诧异和惊喜,他说:“你怎么也在这里?”

    这也是江雪的疑问,她笑着说:“我住在这里啊,你不会也住在这里吧?”

    问出这个问题,她就已经知道答案了。江雪在过道里一开始压根没想过丁天民也住在这里的可能,还在想是不是他特意找到这来的。但是很快她就想明白了。这家客栈里还住了其他住户,大家素不相识,白天各自出去玩,在客栈里几乎难得碰面,丁天民住在这里有什么奇怪的呢?所以她此时并未显得很惊讶。

    高云峰说道:“你俩都住在楼上,他就住在你隔壁。怎么,你们认识?”

    “我们今天在拉市海边碰到了,刚刚认识呵呵。”丁天民挠着头说。

    “啊?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就住在隔壁这一点,江雪可万万没想到。

    高云峰:“红尘乐事减,白雪故人多。来来来,既然都是故人,就一起坐下来喝杯茶吧!梅倾,再拿一个杯子过来!”

    江雪欣然坐在桃树下的一个竹藤椅上。

    丁天民起身说道:“尝尝我刚买的牦牛肉。”

    “你骑自行车怎么比我还快?”

    “你肯定是回来后还逛街了,我直接回的客栈。我太喜欢客栈这个院子了,安静、开阔,不像外面的街道。”

    “呵呵,我是逛了会。我梦想有一天也能有一个这样的院子。”

    “我的梦想是再在院子里种一颗桃树。”丁天民接着说。

    “又摘桃花换酒钱?”江雪打趣道。

    这时丁天民却故作深沉悲凉,一字一顿地说:“夜半无人时,自挂东南枝!”

    院子里笑声一片。

    “你看,你们两个的梦想都被我实现了。”高云峰说。

    这时梅倾也从屋子里拿了一个杯子出来,一边给江雪倒茶,一边也开着玩笑:“他成仙了,我却真的是吊死在了一棵树上。”

    江雪仔细品来,这话中有一丝无奈,一丝埋怨,但更多还是一片痴心,一种幸福。婚姻生活大概就是如此吧。

    高云峰又是憨憨地笑,接着问道:你们两个今早一前一后去的都是玉龙雪山,都买门票进去了吗?”

    “我没有,我就骑着自行车在外面逛了一圈,然后就去拉市海了。”

    “我也没有,我也只是让和师傅开车在山下兜了一圈。”

    高云峰很遗憾地说:“早知你骑自行车去,我就推荐你去白沙看看玉龙雪山本草诊所的和士仁老医生。他一生躬耕行医,遍尝雪山百草,我常去拜访他。”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