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末日小说《2012丽江漂流记》——丽江古城漂起来了

正文 第3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2213:14:00

    江雪突然捂着嘴笑的花枝乱颤,一串串银铃从指缝里掉了下来。丁天民扭头看她,一脸不解。

    “不是口香糖呐,就是一块普通的可以吃的糖。”江雪说完继续笑。

    原来她刚才的惊讶和焦急都是佯装的,丁天民被她的调皮逗乐了,同时又为自己刚才不够成熟的焦急惊慌而汗颜。江雪却不这么想,只觉得他像个大小孩一样可爱。是啊,丁天民怎么在她面前表现的像个小孩呢?

    旅行团每到一个地方去参观一些固定的场馆是免不了的,就像我们的手机套餐总会绑定一些增值业务。有些增值业务确实有用,但你不喜欢绑定这种行为。这次旅行也是一样,人们都不喜欢被指定去参观藏医学博物馆,尽管这很有意思。比如你可以了解到释迦摩尼是从母亲腋下生出来的,而且落地之后走出了八步莲花。你也会了解到藏医学远在现代医学之前就已经指出了人体的构造。你还可以从博物馆墙上的画册上一睹*仪式。你甚至还有与藏医在一个小隔间里单独会面的机会,并跟随他的指引,对于一些功能奇特的藏地药材有深入认识,当然你不一定会买。好在这一套流程很快走完了,博物馆在游人如织的季节早已练就了高效快速的做事方法。剩下的时间大家自由活动。

    博物馆广场高台上有一个巨大的转经筒,此时正是傍晚时分,在晚霞中转经筒越发显得金光闪闪。扎西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他还告诉大家,转经筒每转一次便代表念诵了一遍经文。由于转经筒上的经文是从左向右写的,所以必须顺时针旋转。而转经筒每次至少要完整地转完一圈或者三圈,不能转双数圈。

    大家四散在广场的各个角落,江雪和丁天民在夕阳里散步和聊天,他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尽管藏区的人情风物对于江雪来说奇特而又遥远,但有丁天民在身边,她没有那种初到一个陌生环境时的胆怯。广场上嬉戏的小孩,墙角坐着的老奶奶,博物馆里进出的僧侣,路边卖红薯的小贩,还有在水池里旁若无人喝水的牦牛,她喜欢这幅画卷里的每一个角色。

    爬上高台,他们来到了转经筒跟前。这时正好有十多个人刚刚转完经筒离开了,江雪和丁天民相约跑上前去,趁着经筒还有惯性的时候顺势转动。哪知他们刚转了一小半就感到非常吃力。这个经筒太大了,即便只转一圈也变成了艰巨的任务。由于这里常年累月都有人转经,经筒下面的地板已被磨的十分光滑,双脚很难着力,眼看着经筒在他们手里就要停了下来。

    丁天民在前面鼓励江雪:“再坚持一下,我们一定能转完这一圈的!”

    旁边三三两两上来的陌生游客看到经筒在转,不敢贸然加入。江雪此刻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她突然觉得这好像一种宿命,她和丁天民轻易踏入了属于他们两人的轮回,结果越往前走越艰难。没有人能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不论这道路是布满荆棘还是光滑如冰。

    他们两人还是完成了这宿命般的一圈。在最后一刻,江雪由于身子过于倾斜,脚底一滑,眼看就要摔倒,丁天民赶紧回头一把抱住了她。有那么几秒钟,刚刚耗尽力气的江雪已经无法动弹,任由自己倒在丁天民坚实的臂弯里尽情呼吸。她闻到了他身上特有的气味,并不讨厌。这是她第一次和丁天民有了身体接触。

    陆陆续续上来的人吸取了他们的教训,约好了十多个人一起去转经筒,剩下江雪和丁天民在一旁相拥心跳。江雪略作迟疑,挣开了丁天民的怀抱。她庆幸旁边都是不认识的陌生人,用喘气休息来掩盖刚才的尴尬,美丽的晚霞打在她脸上,一片深红浅红。

    丁天民看着晚霞说:“刚才我们好像去了一趟天涯海角。”

    “最后又回到了原点。”江雪笑了,脸上的晚霞在变幻。

    晚上他们住在香格里拉市区。车子到的时候已经入夜,街面很冷清,没什么人,也没什么吃饭的地方。在宾馆放下行李,他们就马上去参加藏民家访活动。这也是组团旅行的固定节目之一。

    车子在寒冷的暗夜里安静地行驶。路边根本看不到灯火,木师傅为了方便认路,车内灯也不开了。但是江雪转头还能看到丁天民眼睛里的光亮。

    终于看到温暖的藏家灯火了。只见门口站着几个漂亮的藏族姑娘端着青稞酒,一位老人笑容满面地给每一位来客献上哈达,来客说一声“扎西德勒”,端起酒杯来抿一口礼毕。江雪没喝,而是用大拇指和无名指蘸一点青稞酒,对着天和地分别弹一下。这些礼仪扎西在车上都已经教过他们了。

    藏民的起居一般都在二楼,他们上了楼,进入了一间阔大的正厅。正厅里摆满了好几排长桌长凳,估计能坐下两三百人。中间留有一方空地,一边摆放了一个巨大的炉灶,炉灶里炖着鸡汤,几个藏族老妈妈在旁边照看。另外一边就是藏民们表演的舞台。屋里立着几根粗大的柱子,其中一根尤其粗大,估计要三人合围。扎西说这些柱子越粗,说明这家就越富裕。屋子的整体格局简陋之中不乏堂皇之气。

    淡季就是淡季,同行的几个旅游团加起来不过四五十人,整个屋子显得空空荡荡,又加上大家一天行车劳顿,有点饥寒交迫,本性里的矜持加上做客的拘谨,使得晚会的气氛稍显冷清。藏*持不断鼓舞着大家敞开怀抱来一起唱歌跳舞,但是他们先顾着填肚子去了。桌子上有面饼、奶酪、酥油茶、青稞仔以及青稞酒,陆续又给他们端上了烤土豆、烤鸡肉和热鸡汤。

    每一个藏民都会唱歌跳舞。他们有着像雪峰一样直刺云霄与苍天对话的高昂嗓音,他们的舞蹈粗犷豪放简单快乐,自有一种与天地同行的自在洒脱。他们衣服的色彩也像心灵一样绚丽分明无拘无束,将红黄青绿大块大块穿在身上。这些都是高原赋予他们的气质。开朗的马政率先受到感染,不断鼓掌、跺脚、叫好、献哈达,后来也带动着大家上场一起跳舞。有一个卓玛十分漂亮,有一个扎西十分幽默,将气氛推向了**。但是在主持人的再三邀请下,他们依然没有人愿意上台互动唱歌。

    丁天民喝一口酥油茶,对身边的江雪说:“你可以上台唱一首歌啊,早上你在大巴里唱的很不错。”

    江雪连忙摆手说:“气场不对。流行歌曲放在这里不合适,都市里的忧愁烦闷跟藏民们的心**气度比起来太渺小了,根本不值得歌唱咏叹。这里是喝酥油茶的地方,不是喝咖啡的地方。”说着自己也抿一口香醇的酥油茶。

    2011-12-2213:15:00

    丁天民说:“可我早上从你的歌声里没有感受到一丝都市气息,反而觉得仿佛到了一片干净辽阔的雪域之地。”

    “那是因为我唱的不像一杯热咖啡,而像一杯加冰的可乐。”江雪自我调侃。

    丁天民却说:“也许是一个雪白的冰淇淋也说不定。”

    “哈哈。”

    这时丁天民起身站到了江雪的对面,把自己脖子上的哈达摘下来献给江雪,江雪微笑着起身,欣然接受了他的哈达。丁天民又顺势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就像他那天邀请她上船一样温暖而无法抗拒。江雪一看大家都上场跳舞去了,自己一个人坐着也很尴尬,于是从长桌后面步了出来。

    游客和藏民们跳起了最后的舞蹈,大家相互扶着肩膀,围着柱子跳转圈舞。丁天民示意江雪扶着他的肩膀,他又从人群中找了另一双肩膀,就这样两人加入了狂欢的轮盘。江雪仰望着丁天民高大而宽阔的身影,心想自己怎么这么容易就被他带入人群,并跟上了他律动的节奏?

    今天一天仿佛都在转圈,先是早上丁天民给她讲旋转的风暴眼,然后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盘旋,接着傍晚时她和丁天民一起转经筒,现在又跟着大家围着柱子跳舞。江雪仿佛窥到命运这台机器内部正在精密运转的各种齿轮,她不知道机器是什么时候开启了按钮,也不知道这些齿轮最终会运转出一个什么结果,只能跟着命运继续跳舞。

    大家越跳越欢,热情抑制不住地流淌,队伍也四散开来。有两个藏族青年交换了一下眼色,双双把手中的马头琴扔下,用肩膀分别从左右两边把江雪夹了起来。他们对于人群中这个最美的女孩早已蓄谋多时。江雪一声惊呼,丁天民在旁赶紧制止这个无害的恶作剧。藏族青年微笑着把她放下,却又偷偷绊了她一跤,江雪惊魂未定,再一次扑到了丁天民的怀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