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2-0608:44:52

    张腋断臂之一道试题

    元朔五年的胜利确实重创了匈奴。自此以后,双方却进入了胶着状态,你来我望,互有胜负。汉军将领往往循规蹈矩,依兵法进兵;而匈奴可谓精通游击战,往往闻风远遁,难以捕捉,瞅冷子又偷袭一把,让人头痛不已。战局沉闷,汉武帝渴望突破,恨不得御驾亲征以求一呈。

    霍去病在元朔六年的第一次亮相着实让汉武帝眼前一亮。这一年,霍去病以票姚校尉的身份随同大将军出征。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因此也是汉武帝的亲戚,否则怎能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役霍去病所部八百精骑长驱敌后数百里,斩将夺旗,而自己全身而退,可谓战果辉煌。

    成功是要有一定运气的。公孙敖、李广都有这样的机会,独立领兵,寻敌决斗,却均遭遇敌军主力,折戟沉沙。霍去病之胜实在险到了极点。

    汉武帝却看到了其中的不同。霍去病的八百精骑是汉军骑兵中精锐的精锐,来去如风,锐不可挡,故能以少胜多;远途奔袭,深入敌后,偷袭敌寨,故能出其不意;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汉匈开战已经数年,正到了用奇制胜的时候了。

    伟大领袖曾经教导过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是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可见干部的选择是多么的重要。汉武帝也决不会仅仅通过一个小小的战斗就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毕竟指挥几百个人同指挥上万人是截然不同的。想当年卫青也是通过实战才逐步走上领导岗位的。

    关市之战,卫青,公孙贺,李广和公孙敖各引万骑出塞,没有主将,大家机会均等,胜者为王。只有卫青凯旋归来,追击匈奴至龙城(又称龙庭,在今内蒙古阴山中),歼灭匈奴军700余人;公孙贺部一无所得;公孙敖部损失7000余骑;李广全军覆没,被俘,乘隙只身逃归。自此,卫青脱颖而出。

    小霍也得通过一次这样的测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年轻人不是心比天高吗?去河西的广阔天地锻炼一下吧!汉武帝的题目很简单:领万骑,出河西,奔袭破敌。

    霍去病得到考题的表情我们可想而知。想啥来啥,想娘家人,舅舅就来了。胆大如天的他也许还会向汉武帝提出几个额外的要求。

    “臣请选精兵强将。”

    “准!”

    “臣请择机而战。”

    “准!”

    “臣请——”

    经过精心的准备,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兵出河西。史书上并没有告诉我们是几月,但最迟不过一月底。这个时机太重要了。霍去病是想在黄河冰冻期结束之前,快尽快出,以保证战役的突然性。否则,无论是用船还是架桥,都要多费时日。这是其一;其二,一般情况下秋天马肥膘壮,适合征战。而春天马力最弱,根本不是征战的时候。匈奴的马肯定是瘦的,霍去病的马却未必,这叫有备算无备。而且,大雪封山,正是围炉品酒的时候。此时出兵,正是最好的时候。唐人李塑也曾雪夜入蔡州。这就是择机而战。

    历史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线索去回顾那惊心动魄的六日,然而我们还是可以凭借蛛丝马迹去揣测一二。出垄西,过黄河,跨过乌戾山,越过狐奴河,转战六日,连败五王。那五王:遫濮王,休屠王,折兰王,卢侯王和浑邪王。

    第一日,过黄河,跨过乌戾山;

    第二日,讨伐遫濮部,赵破奴速斩遫濮王;

    第三日,越过狐奴河,马踏五部,追单于子于焉支山下,擒浑邪王子而还;

    第四日,回师东进,扫荡休屠王,收休屠祭天金人;

    第五日,鏖战皋兰山下,率先冲阵,箭毙折兰王,阵斩卢侯王;

    第六日,班师回朝。

    六日之间,人不卸甲,马不下鞍,斩首近九千级。怎么这么少?据估计匈奴在河西至少有十万人,仅休屠部就不下两三万人,扫荡这么多部落仅仅斩首九千级似乎少了点?

    不少了!霍去病部又不是魔鬼!虽然是敌人,汉军将士对于把马刀挥舞在女人和孩子的头上是有心理障碍的,下不去手。况且,军中有令:缴枪不杀。当然,这个执行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军阵之间也很难准确区分降与不降。全副武装的武士肯定要难逃法网,误砍误伤的也不在少数。当两个民族在进行生死搏斗的时候,区分平民与武士本来就是毫无疑义的。

    答卷毫无疑问是让皇帝陛下满意的。一顿简单的早餐让霍去病做成了满汉全席。怎么看着都美!

    这是汉朝对河西的第一次用兵。其结果是震撼性的。可以说,所有人都被雷了。对于匈奴来说,汉军骑兵来去如风,如入无人之境,已经强大到这种程度,让匈奴人不寒而栗;对于汉军兵士来说,自信心空前高涨,强大的匈奴计止此而;对于汉军将领来说,大吃一惊,仗原来可以这么打。

    这一仗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吗?这一仗很特殊。六日之间转战一千多里,可以说无意中创下了无蹬时代骑兵行军的一个记录。有蹬、无蹬,骑马是截然不同的。不信下次去内蒙古自己试一下。出了危险我可不负责,我是没试过,也不敢试。战马高速前进决定了除了必要的武器和水之外,不可能携带很多吃的。问题来了,吃什么?不能饿了啃自己手指头吧。答案是取食于敌。

    取食于敌,消灭了敌人就有吃的了,敌人吃啥我吃啥。说得简单,如果找不到敌人怎么办?现在我们回头看一下六日之内霍去病部的行动路线。可以说很精准,每天打谁就象事先编好的剧本一样,分毫不差。匈奴人是没有义务配合霍去病演戏的。年纪轻轻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排名很靠前的战神,霍去病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霍去病对河西匈奴的熟悉就象熟悉自己的手一样。都说霍去病胆大,但是胆大下面还有心细二字。心细如发,才能胆大如天。

    两个人的战斗,互相对砍就行了;十一个人的战斗就要有战术,有谋略,有战前侦查,有组织,中国足球队总打败仗不是一句技不如人能解释清楚的;而上万人的战斗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吃败仗。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汉武帝的识人之明。

    打铁要趁热,汉武帝决定立即再出河西,彻底解决在河西的匈奴势力。而主要目标就是匈奴浑邪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