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2-0621:45:38

    张腋断臂之何去何从

    太意外了。

    浑邪王受封万户侯,他手下的裨王乎毒尼等四人也被封为列侯。按汉律非军功不得封侯,李广忙乎了一辈子,也没占到侯边。要不说,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哪!

    万户侯,啥意思?简单说就是一年享受一万户居民的赋税。元朔五年(公元124年)卫青扫荡右贤王部,俘虏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上千万头,才增加食邑八千七百户。要不后人要粪土当年万户候那,这万户侯来得太容易了。

    废话,没好处谁投降啊。

    更可气的是汉武帝一声赏,大把银子就到了匈奴手里,还计划车接车送,免费京城数日游。一时间哪来那么多车呀,长安令只好从老百姓那里租赁。老百姓呢,对了,把马车藏起来。汉武帝非常震怒,下令要杀长安令。

    汉武帝是想让投降的匈奴军民看看西洋景,看看城里啥样,以增加向心力。但是有点过,汉武帝是有点高兴过头了,有点晕。等到匈奴人来了之后,看到了西洋景,见啥啥新鲜,在大街上就与商人做起了买卖。有些商人就犯了禁,把违禁品卖给了他们,比如,铁器、刀什么的。这又抓起来好几百商人,也要砍。

    这一下真是举国愤怒。在中国历史上每每到这种时刻都会有人挺身而出。这一次是右内吏汲黯。

    汲黯这个人在汉武帝一朝是比较特殊的,是老子的门人,属于黄老学派,并不是武帝所推崇的儒家中人。汉景帝的时候做过太子的老师,同汉武帝的渊源是很深的。这都不是汲黯与众不同的地方,汲黯最特殊的就是为人比较严正,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不管是谁有错必纠,经常当面给人下不来台。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每次他都说到点子上,使人难以反驳。

    汉武帝登基之后,宣扬独尊儒术,动不动就发诏书说要如何如何行仁义,如何如何。有一次汲黯就问武帝:万岁爷,您说的那些东西自己信吗?

    是呀,一方面内心欲念重重,什么都要,另一方面却要施仁义,岂不自相矛盾?汉武帝虽然气得直瞪眼,也无可奈何。如果说武帝登基之后还怕谁的话,汲黯肯定排第一号。汲黯虽然不如唐代魏征那么有名,也是后代正直官员的楷模。

    对于武帝如此厚待匈奴降者,汲黯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匈奴投降了,不杀他们已经是优待了。再说,匈奴犯我边关,杀我黎民,才进行自卫反击战。耗费巨额军费,死伤将士无数。现在匈奴投降了,即使不把他们发配给伤亡将士家中为奴,也不能把他们供起来,他们倒成了有功之臣不成?

    汉武帝听到这番议论,默然无语,不以为然又不知如何反驳。

    是啊,说的是人之常情。老百姓有权力出口恶气。

    可是把这些降者怎么办?

    都砍了?

    出击匈奴不是要将他们斩尽杀绝,而是要降伏他们。制一服不制一死,要给别人,尤其是失败者以出路。不给别人留后路也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优待降者就是要显示出我们的不同,同时反衬出他们的野蛮。杀人不过头点地,杀了也就杀了。更严厉的惩罚是让他们甘心承认自己的野蛮与落后,从而加入到我们的行列。是谓以王道威服之,以德教同化之。打服了,还得教育好了。

    当然,对于不同的降者应该给予不同的待遇。归降的四万人,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的要塞之外,仍然保持了匈奴人游牧的生活习性。这五地又称为“五属国”,设属国都尉负责管理。而由于休屠王的临阵变卦,休屠王王子及其母亲,弟弟被没入宫中为奴,在黄门养马。

    河西的匈奴已经被彻底解决了。现在经河西走廊去西域已经是一片坦途。如何处理这富饶的河西走廊使汉武帝十分头疼。移民戊边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现在仅仅对付匈奴已经非常吃力了。

    战争的三个要素是什么:第一是钱,第二还是钱,第三依然是钱,简直就像个无底洞。

    有没有更好的对策?汉武帝不禁想起了对西域十分熟悉的张骞。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