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2-1007:59:18

    血汗宝马之护羌校尉

    汉朝打通西域以后,两边的商贸联络就像两岸之间的三通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汉朝在这一时期主要的外交对象就是西域西部的各大国,采取的办法就是送礼物、给好处。

    这明显同匈奴是不一样的,汉朝给西域带去的是友好、和平与财富。这对匈奴是非常不利的,匈奴对西域的控制有瓦解的趋势。所以,匈奴虽然在新老交替之间(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伊稚斜单于去世,新单于乌锥继位),还是断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打出了两只飞刀。

    单于的第一只飞刀就是居住在现在西宁河流域的西羌。西羌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国的古书上很早就出现了。匈奴强盛的时候,西征大月氏的大军顺道就降服了羌人。汉朝攻取河西之后就切断了匈奴与西羌的联系。

    与匈奴不同,羌人没有一个统一的领袖。除了先零、封养、牢姐等部落比较大之外,其他羌人部落都比较小。没有统一领导更麻烦,那时候又不兴民主投票,几乎不能联合起来做什么事。而且各部落之间,尤其是几个大部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在匈奴使节的协调下,羌人各部落解除仇怨、互送人质,联合了起来。要实现羌人的主体意识,想要当家作主。

    匈奴的目的是想联合羌人的力量夺取河西,事成之后,河西就作为礼物送给羌人。实际上单于也不知道这招行不行,但是终究值得一试。最起码也能给汉朝添点麻烦。这样的诱惑虽然看起来是一大张画饼,但是羌人不可能不动心,明知是砒霜也要咬上一口。这年秋天,联合起来的十万羌人,攻占了令居、安故等地,并且包围了包罕。一时间河西是风声鹤鸣。同时,作为连动的盟军,匈奴也攻占了五原。

    这是汉军西进路上遇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主动的军事挑战。

    第二年,汉军集结了十万大军,在李息、徐自为的率领下前往平定羌人的暴乱。整个过程很简单,虽然羌人不是不堪一击,但是战事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汉军不仅收复了失地,而且继续西进,将整个西宁河流域划入了中华版图。羌人可以说是偷机不成反蚀一把米。这个时候脆弱的羌人联盟终于瓦解了,分裂的羌人一部分继续向西迁移而去,另一部分则加入了汉朝。

    随即汉朝一面安置归降的羌人,提拔先零部落的首领扬义进入侯爵的领导行列,为归义羌候;一面加紧向西宁河地区移民,为设置郡县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羌人被安置在西宁河的南岸,新移民被安置西宁河的北岸。这不是种族隔离吗?

    这同现代意义上的种族隔离有着本质的不同。汉羌双方语言不同,生活方式也不一样,汉羌混居暂时还并不现实;羌人是半耕半牧,因此汉朝所采取的管理政策也不一样。对于新移民的管理方式同内地一样,而对羌人则宽松很多。

    鉴于西宁河地区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地区的复杂性,也为了保护河西地区的安全,汉朝设立了护羌校尉专门管理羌人事务。

    随着汉朝对四夷的征伐,诞生了一批象护羌校尉这样的职务。这是一个级别很高的职务,相当于郡守,也就是省长。但是护羌校尉持节,也就是拥有代表皇帝的权杖,权位更重。同时也是一个任务很重、很繁琐的职务,他要面对、解决几个矛盾。羌人内部的矛盾,羌人同当地汉族居民的矛盾,羌人同当地官吏的矛盾,实际上就是一个老大妈的脚色,什么都得管。而且一旦发生骚乱,还得及时调动军队平叛。

    单于的第一把飞刀,被汉武帝随手接住,同时单于打出了第二把飞刀。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