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3-1019:09:44

    屯田之争之非驴非马(三)音乐之声

    被绛宾夫妇带进龟兹是钟、鼓、琴等汉朝乐器。钟、鼓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琴是什么哪?就是古琴。关于古琴有两个著名的典故。一个是高山流水,一个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个是友情,一个是爱情。

    高山流水讲的是音乐家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故事。两人虽然职业不同,却从音乐上找到了共同点,一个擅长弹,一个擅长听,在音乐上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钟子期去世之后,伯牙感到知音难觅,从此不再鼓琴。

    高山流水今犹在,千古知音最难寻。

    闻琴子期人已逝,而今鼓琴还为谁?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音乐就是心灵的声音。穿过虚空,架起了不同心灵的桥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更是音乐为媒、琴为证。

    司马相如是西汉的大文学家,最擅长的就是写赋。在外游学回到老家四川临邛之后,也没什么正当职业,就待业在家。临邛市长知道司马相如的本事就经常来访,套近乎。文学家毕竟见过世面,就借此炒作自己。时不时给市长点难看,不是来了不见人,就是不回访。市长也蛮配合,一点不生气,这叫礼贤下士。一来二去,这名声就大了。司马相如越装,人们就越想见识这位牛人。

    临邛富豪卓王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一个机会把司马相如请到家里来赴宴。还不能说吃饭,得说品琴,要不就俗了。饭要吃、琴也要品。当时卓文君是寡居在家,也想看看这位司马先生什么样,就隔着竹帘偷看。结果被司马先生发现了,一曲《风求凰》就打动了芳心。一曲爱情新歌就此诞生。

    现在这个古琴就被绛宾夫妇带到了龟兹。随同绛宾夫妇走进龟兹的还有一个数十人的歌吹乐队。一个汉朝的标准乐队最少应该包括钟、鼓、笙、瑟,也可能包括羌笛,羯鼓等胡人的乐器。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传说琵琶就是为细君公主量身订做的。细君嫁到乌孙之后总是郁郁寡欢,就给她做了这个琵琶。无论在马上还是在骆驼上都能弹。传说毕竟只是传说,细君公主再不高兴也不至于成天骑在骆驼上四处弹琵琶。只是强调了音乐的交流而已。

    音乐这个东西地域性很强。不同地区的音乐是截然不同的,一听就听出来。草原的音乐就是德德玛无限宽广的女中音;一听二人转就是东北的音乐,那是林海雪原、长枪快马的豪迈,不用细品也有一股猪肉炖粉条的味道;齐鲁大地的音乐那是传统的、典雅的、儒雅的风范,当然也会有烙饼卷大葱的爽脆;江南的音乐就是莺歌燕语、咿咿呀呀,甜甜的、腻腻的小桥流水。那有没有集大成的、沁人心肺的天籁之音?如果有的话就是龟兹。

    龟兹处于四通八达之地,南来的北往的都要在这里歇一歇,停一停,注定就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现在,龟兹音乐的好日子还没来。数百年以后盛唐的时候,经过千锤百炼的龟兹歌舞才开始绽放光彩,盛极一时。

    2010-03-1019:57:57

    屯田之争之坚决反击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这场战斗的结果是震撼性的。可以说匈奴除了与汉朝对阵之外,还没有遭到如此惨败。周边的游牧部落、属国,丁令、乌桓等等,都在眼睁睁地看着单于,看看单于有什么应对手段。再困难单于也必须有所动作,否则就很可能遭到围攻。对于乌孙的叛逆行为,匈奴单于是十分震怒。即便心急如焚也没忘了次序:要想攻击乌孙,必须占领车师。

    此时的车师早已又投入汉朝的怀抱了。乌孙的大军一出动,车师人就什么都明白了。城头变换大王旗,车师人的旗换得比谁都快,谁来挂谁的,一点都不吃亏。在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战略转变过程中,车师人把握的还是不错的。既然是凡人,道义放两边,利字放中间,先保住自己再说吧。单于是气得不打一处来,严令车师把太子快速送到匈奴作人质。

    汉乌联盟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缘政治的格局。是两对一,对于这一点周围的小国是洞若观火。车师再也不是汉朝远不可及的世外桃园,而是挂在觜边的一块肉。车师的太子军宿对于到匈奴做人质是一百个不乐意。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匈奴就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下山的太阳没多大热量了。现在去匈奴还会有什么好果子吗?三十六计,走为上。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军宿是挂印而去。老爸对不起了,太子我也不当了,有事到姥姥家找我。

    军宿的母亲是焉耆的公主,一着急军宿真到姥姥家避难去了。对于军宿的叛逃行为,匈奴是没有精力深究了。况且,车师很快就立了新太子:乌贵,以满足匈奴的要求。关键时刻总是有人出头为国分忧的。对于匈奴来说乌贵也好、军宿也好功能是一样的。

    焉耆胆好肥呀,竟然敢收留军宿?那里不是童仆都尉的驻节地吗?怕也没办法,也不能撵出去,毕竟是实在亲戚。至于童仆都尉早就溜之乎也了。再留在这里不是等着起义,就是要当俘虏了。

    安顿好了车师之后,本始三年冬,也就是乌匈之战的同年冬天,单于亲自率领数万骑兵讨伐乌孙。有意无意中单于借用了霍去病兵法,冬天出战,可以说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一路向西杀过去,战事进行得十分顺利,乌孙老弱损失惨重。单于是重重吐了口恶气。收队!

    孤军深入敌人后方,没有后勤支持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此时乌孙的主力应该在南部的冬季营地,继续南下攻击就会师老无功,让乌孙人以逸待劳。单于要在乌孙人醒过味之前退出乌孙,休整个十天半月,然后再迎击追踪而来的乌孙主力。

    晚了!天降神兵,强冷空气南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