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3-1319:57:43

    而霍家偏偏在这个时候要造反。霍家子弟眼看权势被消减,除了相对而泣,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而且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虽然坊间传言霍氏害死了许皇后,霍山并不相信。直到母亲霍显证实了,才恍然大悟。那还说啥了,准备行动吧!

    晚了。

    汉宣帝要的就是霍家的盲动,否则真不好下手。大将军霍光刚刚去世就诛杀霍家,如果没有过硬的理由,难以服众。而且否定霍光,也就是否定自己皇位的正当性。所以,汉宣帝可以消减霍家的权势,收回皇权,却不敢轻易动霍家。

    当然,霍家也不是只有造反一个选择。如果霍家选择主动消减爵位,收敛不法行为,学会夹着尾巴做人,汉宣帝真不好办。当然要找理由还是能找到的,但是那有这主动送上的机会好?

    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霍氏谋逆,被族诛。

    2010-03-1418:40:01

    屯田之争之孝宣中兴

    汉宣帝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管理这个国家了。圣善周闻为宣,汉宣帝的时代正是恩德广布四方,四夷宾服的时代,史称孝宣中兴。

    宣帝一日为帝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整个过程充满了偶然性,偶然之中又反**出必然。没有丙吉的呵护,没有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就不会宣帝的今天,也就不会有随之而来的中兴。一切都在不经意之间,正体现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自我反省和恢复能力。

    而宣帝本人也完全满足所谓好干部所应具有的条件。蹲过反对派的监狱,出身底层,了解民间疾苦而高才好学。人的智力水平基本都差不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知道生活的艰辛才能更珍惜学习的机会;了解民间的疾苦才知道为政的艰难,才知道民众的需要;更难得的是登基之初一直面临霍光的强大压力,使宣帝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于一夜暴富而不知所以。

    主要领导对国家的作用怎么说都不过分。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就体现了主要领导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不信就看看美国,一个小布什就使国力倒退二十年。更重要的是合格的主要领导能带动一股风气,使正气上升,使浊气下降,天下想不大治都难。大凡治世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有中兴之主也必须有中兴之臣。所幸中国不缺的就是人,要什么样的人才都是一把一把的。汉朝的时候虽然没有现在的人多,可是也不少,基本可以满足各种领导的需求。

    对于宣帝来说就是如何把需要的人过滤出来。在宣帝一朝,能吏、循吏、良吏最多,可以说宣帝的过滤器是很有效的。至于宣帝是怎么样组装自己的过滤器的,就不多说了。随便找一本招聘手册都说得很清楚,方法很老套、很土,结果很有成效。

    宣帝做的第二大事就是安置流民,也就是失去土地,四处流浪的农民。只要流民返回原籍,就由国家提供种子、农具等必需品,帮助安定下来。那么土地从哪里来?有些官田可以租借给农民,但是数量有限。宣帝继位的时候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土地是个大问题。

    有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富一方,也应该恩泽一地。国家是希望富人做一些辅助工作的,是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就像母鸡一样,国家是指望他们下蛋的。当然下蛋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说税收,比如说造个桥了,修个路了,办个义学什么的,大灾之年办个粥场。但是有些鸡不下蛋,是大公鸡,更有甚者是铁公鸡,也就是土豪劣绅,那怎么办?

    宣帝的办法就是“迁豪”。当然这也不是宣帝的首创,汉朝自从建立以来就有这个传统。把有钱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整,这是从政治上、经济上对豪强进行打击的主要手段。宣帝曾经三次下旨把有钱人,官员、侯爷迁移到平陵、杜陵新区。平陵是汉昭帝的陵寝,杜陵是宣帝自己的陵寝,风水虽好,却是新开发区,人口凋零,正好让这些有钱人去陪皇帝。迁走之后,他们在原籍的土地有些就充公了,正好可以租借给流民耕种。

    解决了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也不能不抓,两手都要硬。在当时儒学虽然堪称国学,但是各儒家大师对经典的理解也不一样。更确切地说,儒学大师们各说各话,对儒学的理解不能满足治理天下的需要,再好的东西也得为我所用才行。因此,有必要对思想界进行引导,使他们对经典的解释更加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更具有可**作性,更符合国家的需要。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在石渠阁召开的儒家经学会议就是这样一个统一思想的大会。当然,宣帝只是指引了一个方向,思想这东西还是越活跃越好。借着这个机会,一些原先上不了台面的儒家民间学派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官学。

    有了合适的官员,安置了流民,又统一了思想,国家就基本只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了。在具体**作上,宣帝治理国家的基本主调就是“与民休息”。反映在对周边少数民族关系上就是尽量的少用兵,以和平友好为主调,也不是没有原则的友好。该打的仗还是要打,可谓软硬兼施。软容易理解,硬也容易做,一兼施就会有问题,要掌握火候,弄不好就软不软硬不硬,或者该软的不软该硬的不硬。

    汉朝的主要周边关系就是匈奴,而要解决匈奴,在西域方面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还是车师。汉朝不是已经在车师屯田了吗?车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