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9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4-1718:25:15

    虽远必诛之季孙之忧

    喜筵一结束,呼韩邪单于领着新媳妇乐乐呵呵的回大漠去了。汉朝君臣转过头来继续讨论甘、陈二人的矫诏问题。事实是很清楚的,道理也是很明白的,现在胜利的成果也是刚刚享受完了的,汉元帝也是倾向于甘、陈二人是有功无过的,但是其它几位领导丞相匡衡和中书令石显就是不松口的。弄得汉元帝也是没有办法的。

    为啥这二位这么固执?一方面是陈汤太贪、太傲慢使人讨厌,更重要的是甘延寿得罪人了。早先的时候,石显觉得甘延寿不错,就想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他。但是甘延寿或多或少对残疾人有点歧视,与太监结亲心理有障碍,就没同意。现在石显抓住机会了,还能不报复。要不说宁得罪君子,别得罪小人。

    关键时刻还是刘氏宗亲刘向仗义执言,洋洋洒洒写了十几斤重的竹简。西汉的时候还没有纸,文章主要是刻在竹简上,也有写在绢上的,那就太奢侈了。汉元帝捧着十几斤重的竹简是越看越兴奋,刘向是谈古论今,旁引博正,一举说服了主要领导。汉元帝终于表态了,不要讨论了,甘、陈二人有功无过。即使有过,罚个十块、八块的就行了。下面讨论如何奖赏的问题。

    虽然皇帝表了态了,处罚是不可能了。那就在奖励上做文章,尽量压低奖励的规格。丞相匡衡和中书令石显是据理力争,封赏的等级一路下降。压到不能在压为止,再压就不是奖励了。封甘延寿为义成侯,陈汤为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并且分别晋升为长水校尉和**声校尉。

    不管怎么说事情基本上圆满结束了。整个过程中刘向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对刘向我们得多说几句。刘向是西汉时候的大文豪,词、赋都是一绝。最大的贡献就是校书,现在我们看到的许多书都是刘向修订的。真是人才呀。

    要说人才,汉元帝也是一绝。那是真正的音乐人,尤其是擅长打鼙鼓,很少有人能匹敌的。但是,也不是没有,元帝的儿子山阳王就有这本事。为此,数次当着大臣面称赞山阳王的才能。这就不是一个好兆头。皇帝是不会乱说话的。

    汉元帝有三个儿子:山阳王刘康、中山孝王刘兴、太子刘鹜。长子刘鹜很小就被立为太子。小的时候刘鹜还不错,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喜欢儒家经典,再加上待人比较宽大,行为又十分谨慎,真有千里马之风。随着年龄的增长,刘鹜逐渐迷上了美酒和靡靡之音。此时的刘鹜也就是十六、七岁,正处在青春期,喜欢这些东西也符合常理。但是对于一个将要成为皇帝的太子这就是一个学坏的征兆。

    对此汉元帝没有严加管束,而是要改弦更张,废掉刘鹜,改立同自己一样擅长打鼙鼓山阳王刘康。对于汉元帝的这种废立的苗头,拥戴太子的大臣是有警觉地。外戚史丹就曾经反驳过汉元帝:打打鼓、唱唱歌都是小才,顶多当个丞相;太子的勤勉好学才是天子之才。

    汉元帝听到之后,嘿嘿一笑而已。心理一定恨恨的想,这不是在说我么?虽然如此,汉元帝与山阳王母子,也就是刘康、刘康的母亲傅婕纾的关系却是越来越近。等到汉元帝竟宁元年卧病在床的时候,身边只有山阳王母子,皇后与太子想见一面都难。

    2010-04-1818:21:16

    虽远必诛之孝元皇后

    从现在开始,汉朝即将进入一个蓬蓬勃勃的王氏外戚专权时代,并且培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的改革家王莽同志,进而导致了西汉王朝的关门大吉。

    水流千遭归大海,饮水不忘挖井人,人们往往更关心事物的源头。当年探寻长江、黄河的源头费了多大劲。王氏专权的源头不用调查,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孝元皇后。

    孝元皇后姓王,名政君。在历史上这些继往开来的人物往往都是天生异秉,就是出生的时候都是与众不同。要么是母亲做了个好梦,要么是踩了什么大脚印,要么是产房里红光一闪,这位王政君出生的时候,是母亲梦月入怀。出生之后是确实有些异常。

    那时候的人一般很早就定亲,这位王政君也订了亲了,可是那位未来的夫婿很快就去世了。这就太吓人了,这叫望门克夫。真有不信邪的,有个王爷接踵而来,结果自然也是抗不过。王姑娘的父母就吓坏了,这是何方神圣?就请了个算命先生给看一下。算命先生掐指一算,回了一句话:大贵,不可言。

    估计这算命先生也没看懂,也不可能看懂。都说有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前知五百年的人很多,比如说很多网友都在写数百年前的事,不只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没见过,也没法验证。

    这位王老太爷可就认了真了,下了大本钱培养女儿,比现在经纪公司培养新人下的本多了去了。十八岁的时候就送入宫门。凡是就怕认真,这一认真人才就培养出来了。

    进宫之后一年多,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刘奭)家发生了一个悲剧,太子最痛爱的一个美姬去世了。而且,还留下一句话给太子,“我之所以这么短命,都是你身边的狐狸精害的!”。本来就挺伤心的,听了这话,太子又增加了愤怒,自己身边确实有一大堆狐狸精。太子是一个正经的音乐人,多愁善感、爱情专一,自此之后是茶不思、饭不想,更是远离美色,要做一个苦行僧。

    汉宣帝知道后是大惊失色,这样孩子的身体怎么能吃得消,还要影响抱孙子的辉煌大业。皇后就更着急了,虽然不是亲生的,那也比亲生的还亲。孩子,别着急,邻家有好女,阿母为汝求。很快,宫中女官就给太子领来五名美女。

    太子正沉浸在相思之中,哪能那么快就移情别恋,也没心思。很不耐烦地挥挥手,回了一句:此中一人行。这女官就琢磨了,那一人行?这可是高难度的选择题。最后还真得出了答案,就是排在第一位的行。为啥?第一离太子最近,第二穿着的颜色同其他的不一样。其他的美人都穿了一样的颜色,唯有这位穿了一套深红色的。这位就是王政君。

    这位王政君不仅长得好,也是很有心计的,身体更好。太子宫中美人肯定不少,几年来是颗粒无收。这位王姑娘进宫没几天,三下五除二,搞定。很快就解决了汉宣帝抱孙子的大问题。生下了将来的孝成皇帝刘鹜。真是令人神往!

    这都是快二十年的事了。没想到汉元帝老了老了有了新主意,当了十多年的皇后、十多年的太子,马上就要随风而去。

    母子二人再加上太子的大舅舅,当时做卫尉的王凤是束手无策。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