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0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4-2218:03:09

    允哉汉德之初得汉巧

    陈汤不经意之间透露了一个军事机密,汉朝在军事工业上是远远强于西域各国的。双方在作战能力上存在着1:5的巨大差距。即使西域各国在得到技术进步之后,也存在着1:3的差距。

    这也同我们从历次战争过程中了解的情况大致相同。第二次大宛之战是汉军与西域强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大宛军败在了汉军的强弩之下,之后的攻城战中双方打成了胶着战。大宛很幸运,碰上了贰师将军这样的选手,如果碰到稍强一点的,比如说赵破奴之类的,很可能野战中就全军覆没了。

    在陈汤讨伐郅支单于的战斗中,万余康居骑兵冲击汉军阵营没有成功。随后战斗结束,康居兵也撤围而去,但是最终陈汤却带着康居质子回了长安。这也是康居军在战斗中领略了汉军实力后的正确选择,而且与康居对阵的很可能不全是正牌的汉军主力,而是拼凑起来的多国部队。

    这些都说明汉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按照陈汤的说法,这种优势最直接的就是兵器上的差距,西域的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那么西域的武士用什么兵器哪?没有更详细的历史记录,但是从大的分类上他们应该用刀、弓、弩。按照史书的记载有的西域国家本身具有制造兵器的特长,比如说楼兰,婼羌。没有提到的不等于不会做,提到了的肯定就属于名牌产品。所谓名牌产品也就是区优、乡优,最多是市优产品。

    在汉军的武器系列里最重要的不是刀枪剑戟,而是弩,有各种各样的系列产品,单从击发的力量就可以分为一石、两石,最多可以到十石。甚至还有以弩为名的官号,强弩将军、强弩都尉、强弩司马。弩兵的先进设计主要来源于长期战争的积累,这也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宝剑锋从磨砺出,好的设计也是在战争中不断改进出来的。

    而兵刃上的差距主要则是体现在器材、和锻造工艺上。汉军的刀、剑都是铁制的。吕后当权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高科技禁令,任何铁器以及铁器制品都在清单上。当时是向南越国发出的禁令,最后就成为了一道法律,任何铁器与兵器是不许出关的。当年两王归汉的时候,由于同归降的匈奴人交易铁器,有几百个商人差点被砍掉了脑袋。这条禁令想必是被认真执行的。

    自从汉军进入西域以后,禁令基本上就很难遵守了。双方人员接触多了,通过很多途径都可以得到汉军的秘密。铁器、兵器输出的本身是一方面,人员大量交流之后,锻造技术、冶炼技术、设计技术的输出也都一拥而上,令人是防不胜防。

    西域各国经常作为盟军同汉军一道作战,有时也不得不帮助他们提高战斗力。这也是不得不为之。当然战争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泄密的渠道,在打扫战场的过程中对方也可能捡到阵亡汉军的武器。聪明人就可以借此做出仿制品,现代人也有能自制武器的聪明人。文化就这样一步一步传播出去了。

    文化的传播也是双方面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有的时候对方的来使也让你哭笑不得,郁闷异常。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长安就接待了一批这样的使者:罽宾使者。

    2010-04-2218:15:13

    欢迎新同学:0o月冷o0、dudu20100419、朴素、ryukyu2005、luogl198249、逆行斋主、卢有智、拥炉煮酒,

    一并谢过,欢迎常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