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1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5-1817:50:55

    王莽代汉之矛端生火

    这两件事都是来自于遥远的西域。看似不相干,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人们的心态。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在西域屯田的戊己校尉徐普发现了一条新路,可以从车师后王国直通玉门关。不是戊、己校尉吗?怎么变成一个人了?此时两校尉已经合二为一,驻节在高昌壁。高昌壁故城在现在吐鲁番市附近,著名的火焰上下。从玉门到高昌壁要经过白龙堆,徐普发现的新路直达玉门,可以不必经过白龙堆。白龙堆是一片绵延百里的土丘群,就是在现在也是一处危险的无人区,在汉朝的时候它的险恶可想而知。出西域能避开它自然是好事一桩。

    这条新道据专家们考证应该是从敦煌出玉门,沿库鲁克塔格北到当时的高昌壁,然后到车师后王国。这条路既规避了白龙堆,又近,是“省道里半”。实际上这条路应该早就通,不可能是新发现的。民间一直在用,徐普知道之后就想把它变成官道。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条路介于车师后国与匈奴南将军之间,这需要姑句的配合以勘查地界,调查清楚才能上报朝廷。徐普直接就把姑句找来,希望协助这项工作。

    可是车师后国国王姑句对这个新发现并不感兴趣。也许这条路姑句早就知道,就是不告诉你。有道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有路就有财,有什么不好?都护府有明确的规定,沿路国家要免费供应往来汉使的费用,就是迎来送往。而且这一条贯彻得相当严格。如果汉使往来频繁,费用也蛮大的。

    本来车师就在大路附近,现在又发现了近路,往来使节就会更加频繁,就是这一点使姑句感到很不方便,当然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交通的便利必然带来其他商旅,也会带来一定的利益。更主要的是车师后王国当年是匈奴所立,姑句也是心向匈奴。不想与汉朝有过密切的交往。

    姑句就委婉地拒绝配合徐普的工作。徐普当然是非常震怒,干脆就把姑句关了起来。姑句被关起来使家属如坐针毡。尤其是几次送礼给狱卒,想把姑句放出来都没有成功,使车师后国国王妃股紫陬更加担心,汉匈五争车师给车世人留下的心理阴影也就此涌上心头。想当年车师王乌贵就数度逃亡,姑句这么长久关在狱中,恐怕凶多吉少。

    其实徐普也没想怎么样姑句,只是关几天,吓唬吓唬而已。关键还是逼其就范,擅杀车师后国国王已经超出了戊己校尉的权限。姑句和他的王妃无论如何无法自安。一个偶然的事件终于使他们下定了决心:矛端生火。

    长矛都是铁头木柄,矛端生火也就是铁枪头着火了。其实不是着火了,是一种放电现象。很可能王妃难掩心中的愤怒,拿着大枪乱舞,一不小心撞击产生了火星。王妃股紫陬是不懂物理的,但也认为这是一个奇异的现象。而且股紫陬认为这是一个用兵的吉兆,连铁矛都生气了,还等什么?

    于是王妃股紫陬进行了一番运作,无非就是贿赂狱卒,送酒,送好吃的,将狱卒灌醉,然后乘乱逃跑。老套得很,但是很管用。

    一家人飞马驰出高昌壁,直奔匈奴而去。

    2010-05-1917:58:20

    王莽代汉之走投无路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都护使但钦治理下的西域,又爆发了一起逃往事件。

    西出阳关遇到的第一个西域国家就是婼羌。这是一个小国家,也就一千多人,叫部落更确切,四处游牧,居无定所。平帝年间邻近的赤水羌逐渐强盛,两个部落之间就爆发了兼并战争。一来二去婼羌就逐渐处于下风,经常向都护府求救。当但钦成为都护使的时候,婼羌就几乎支持不住了。婼羌的首领去胡来王唐兜就再次向都护使但钦求救,寻求解决办法。结果,在但钦拿出解决办法之前,婼羌就已经败得七零八落了。

    去胡来王唐兜自然是对都护使充满了怨恨。其实也不能全怪但钦。都护府驻节在轮台,距离婼羌的游牧地有数千里,信使往来也需要时间。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都护使但钦并没有把婼羌的事当作要务去办,不作为是肯定地了,一拖两拖就耽误了。

    其实都护府也是左右为难。不管吧,不行,情理上说不过去;管吧,怎么管?都护府都成救火队了。出面说和,赤水羌并不在都护府管辖之下。一言不和就得动手,总不能矫诏平赤水羌吧。但钦也不是陈汤那样的猛人,即使是陈汤此时也要考虑考虑,赤水羌怎能同郅支单于相比?实际上但钦也是刚刚到任不久,情况还不算熟悉,也算情有可原。

    家是回不去了,怎么办?去胡来王唐兜做出了一个选择:内附。如果这时都护府能及时出面,收拾残局,比如给唐兜残部重新安排一片游牧区,或者就近定居下来,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可惜都护府还是没有任何举措。

    千里迢迢奔到玉门关前,结果吃了闭门羹。玉门关不是想进就能进,即使是内附也得有王命。守关将军是没有权力随便放人进来的,请示一下是必不可少。

    这对于一肚子怨气的唐兜无异于火上浇油。唐兜的心情可以理解,国破家亡,千里逃难。满以为到了玉门关可以喝口热水,结果连关都不让进,还有活路嘛。

    守关的也没有错,一切都按章程办,可就是少了点人情。先把人安顿下来,吃顿饱饭。然后再请示汇报,或者同都护府寻求解决办法,其实有好多选择。官僚主义给出了最简单的一个。

    当然得到的也是最简单的结果,唐兜不再内附,而是到茫茫的草原上寻找单于去也。

    接二连三的事件使汉廷大吃一惊。吃惊的一方面是自己官僚的不作为,更重要的是似乎单于的影响力又回来了。尤其是单于坦然接受这两起叛逃人员的态度,则令王莽感到吃惊;可气的是不仅坦然接受,而且还要上报朝廷予以确认,简直就是公然的挑衅。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