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4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6-2017:38:44

    爱拼才会赢

    刘秀亲自挑选了千余步骑为大军前部,一马当先是杀奔昆阳。既然是赌命之旅就不能做缩头乌龟,死也要轰轰烈烈,那叫在战斗中永生。兵法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以绝对劣势兵力挑战强敌,不是脑袋进水了,刘秀是真没有办法。即使面对王邑这样的选手,也是丝毫没有胜算。但是还是不得不来,这就是无奈的选择。

    那位说了,你这不是有辱英雄形象吗?英雄也是人,虽然刘秀有神秘的谶言撑着,那玩艺暂时也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防弹衣用。矢石面前是人人平等。战斗是无奈的,意义却是重大的。一方面要坚定城里王凤、王常的必胜信心,给他们点精神食粮。让他们看到希望,要让他们坚定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另一方面也是骚扰新莽军,让他们感受到起义军还是大有人在的,让新莽军也生活在恐怖之中。而一旦昆阳失守,刘秀手上这些人或许可以打个阻击战之类的。总之,就是一个字:拖。

    刘秀领兵在王寻大营四、五里以外的地方列阵挑战,王寻也派出数千人应战。几次小规模的冲突,刘秀是连战皆捷,援军人数虽少,自信心却是逐渐高涨。王寻手上有四十万人,此时大可以兵分两路,即使派出几万人与刘秀的万把人决战也不会落下风。真不知道王寻同学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刘秀的胜利真算不上什么,也就是给王寻挠挠痒痒。

    这天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使刘秀看到了机会。当天晚上,一颗流星自天而降,落到王寻的营内是其声如雷,远近几十里地的人都看见了。就是一个陨石从天而降,虽然不普通,也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在当时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按照卦书上的说法,“营头之所坠,其下覆军杀将,血流千里。”。这就是新莽军败亡之兆。

    也别说这是封建迷信,关键是有没有人信。刘秀自己信不信不知道,反正王莽营里是人心惶惶,这正是可以利用的机会。随后刘秀又加了一剂猛药,派人写了数十张帖子,要用弓箭**到城里。通知城里“宛城已破,不日来援”。这哪是通知城里,就是通知新莽军的士兵,借此扰乱军心。

    第二天刘秀亲率三千敢死队从城西向新莽军发起攻击,擒贼先擒王,直扑王寻的中军。你要说刘秀就凭这三千人就想消灭四十万大军,那肯定是瞎扯。刘秀就是想冲一下,给王寻一个下马威。

    看起来故事要结束了,正反派主角要面对面了。即使到这个时候,王寻如果不配合,刘秀也是无可奈何。作为四十万人的统帅,王寻根本不用在乎刘秀的挑战。手下战将如云,随便派出几万人就够刘秀喝一壶的。但是王寻还是很配合,虽然没有导演逼着剧中的反面角色作出愚蠢的举动,王寻还是作出了最后一个错误的决定:亲率万余人列阵与刘秀单挑。谁也别来,别跟我争功,老实在营里呆着,谁来我跟谁急。

    敢死队、敢死队,就是把生死置之度外,进入一种狂热的状态,一种超脱的状态。都说急中生智,那是危急时刻把潜能逼出来了。敢死队在这种超脱的状态下也是如此。混战之中,王寻的万人大阵就乱了套了,王寻也死在阵中。各营将士眼睁睁看着主帅惨死阵中,都看蒙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亲身经历预言变成现实,使新莽将士都有一种晕眩的感觉。这时,只听咔嚓一声,天边想起一个炸雷,随后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借着这个天时,刘秀的三千敢死队就撒了欢,砍吧、尽情地砍吧。刚刚经历过梦幻的洗礼,新莽军的士兵就是一个念头,跑吧、跑吧,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想想吧,开始是王寻的万人队在四散奔逃,之后是邻近的营寨的士兵们加入逃跑的序列,最后是四十万人加入了逃亡的序列。特意带来的狼虫虎豹更是添乱,冲到哪里都是吓跑一片。大雨路滑,不用人砍了,摔在地上想爬都爬不起来。

    大事去矣。

    昆阳大战之后,产生了大、中、小三个结果。王莽的新朝大势已去,一切都结束了;批发皇帝的程序正式启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一、两年;作为奇迹创造者的刘秀也把自己一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