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4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6-2317:36:25

    世外桃源

    王莽新朝的覆灭使所有人不得不开始新的人生。刘秀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受更始皇帝之命前往河北巡视,刘秀带着自己的几位铁杆粉丝、几十名衙役、书包里揣着一大叠空白委任状,痛苦地、快乐地开始了自己的淘金之旅。几乎与此同时窦融也展开了自己的新生活。

    这面长安城一破,窦融立马就投降了更始皇帝的大司马赵萌。赵萌对窦融是非常赏识,不仅任命窦融为校尉,而且还推荐窦融做钜鹿太守。如果能够成行的话,在河北就能够同刘秀见上面,不知两人的关系会如何演变。

    窦融对这个任命却不感冒。河北纷乱,虽然是建功立业的地方,却不是安身立命的场所。太危险了,危邦莫入。成功有一百条路,窦融要选最轻松的那一条。窦融相中的地方是河西。河西是啥?河西是西域的咽喉,要想进军西域必须占领河西。就像朝鲜是进军大陆的跳板,台湾是进军大洋的前哨一样。

    窦融可没想这么多。窦融选择河西的一个理由就是熟悉,窦融的高祖父做过张掖太守,祖父辈上也有人做过护羌校尉,现在有一个堂弟做武威太守,窦家在河西的渊源非常深;窦融的第二个理由是河西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是地富民强,尤其是张掖属国的少数民族民兵战斗力更是非常强;窦融的第三个理由是河西利于割据,东有黄河天险,控制住黄河渡口就可以闭门自守,正是闹中取静的桃花源。

    所以,窦融与家人一商量就开始运作张掖属国都尉的职务。不上班了,天天到赵萌的家里做门房,堵住赵萌就说这事。在别人看来放着大郡的太守不做,非要到偏远山区去工作,这觉悟得多高。实际上人家有自己的小算盘。

    很快窦融就如愿以偿、乐颠颠的到河西赴任,开始了自己桃花源的美好生活。

    河西也不是一块净土。东有隗嚣、南有羌族、北有匈奴,时刻有三面受敌的风险。窦融上任伊始是广交朋友,拉帮结派,很快在河西五郡的领导班子里就形成了以窦融为主的小集团。进而这些人以保守河西安定为借口,推立窦融为河西五郡联盟主席。孤立无援的武威太守马期、张掖太守任仲也不得不挂印封金,远赴他乡。

    权力集中之后就好办了,可以集中精力干几件大事。简单地说就是抓革命、促生产。对外整兵习武,脚踢匈奴、掌打西羌;对内发展生产,针对河西民风质朴的特点,为政宽和。经过一系列的拳打脚踢,河西才真正是桃花源内好耕田。

    桃花源内的小日子虽然是安安稳稳、甜甜蜜蜜,窦融却是无论如何高兴不起来。**怀天下事,怎么能安于小家庭的卿卿我我?窦融倒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主要是害怕。此地虽好终是不了。中原内群雄纷争,一旦尘埃落定肯定要兵临河西,到那时小日子也就结束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窦融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很清楚的,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是不用数的。兵法云: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时。既然不想称霸天下,就得赶紧找个大靠山投靠过去,窦融时刻想着的就是未雨绸缪。

    但是投靠谁可是个技术活,弄不好就是上错了贼船,下就下不来了。这就好比买股票,那得有技术分析,什么基本面、技术面,瞎买肯定赔钱。上错了贼船就不是赔钱了,那是赔命!

    虽然窦融也是见过世面的、经过风雨的,在偏远山区呆久了,消息闭塞,对天下大势就失去了判断力。桃花源毕竟太闭塞了。

    一晃窦融在河西一已经经营了数年,中原的群雄大战已经初露端倪。公元24年光武帝在河北登基,随后更始皇帝刘玄是折戟沉沙,新皇帝还在被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窦融也恍惚知道了这些消息。也想托门子向组织靠拢、打打进步、留条后路,苦于没有无法自荐。没办法就通过隗嚣向洛阳的刘秀表衷心。但是下一步具体怎么走还是瞎子摸象,拿不准。

    正在窦融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大牛人是从东而来,给窦融解决了大问题。哪一位呀?班彪。

    班彪之所以能来到西河,多亏了窦融的东邻隗嚣。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