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4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6-2817:21:30

    礼尚往来

    当年王莽对外工作的主要重点就是匈奴。王莽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匈奴分成十五部,设立十五个单于,分而治之。虽然最后成效不大,但是也告诉我们一个现象,匈奴是可以分割的。

    经过汉朝坚持不断地打击,尤其是经历过五王争霸的大动荡,匈奴内部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显著的一个就是地方势力不断做大,单于的权威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再也不是冒顿单于时期的铁板一块了。这一点对我们理解这一时期关于匈奴的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莽也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向匈奴下手,以期从根本上分裂匈奴。王莽对于这件事是契而不舍,即使在天凤五年天下已经出现了骚动的时候还是进行了最后一次努力。这就是王莽的一个优点,干啥就干到底;也是缺点,太坚持了,过了度,就变成了一叶障目了。

    当时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刚刚登基。单于还是比较贪图小利,就派遣王昭君的儿子奢等人到到长安朝拜皇帝王莽,希望得到赏赐。这就给了王莽另一个控制匈奴的机会。

    此时王莽的天下已经不稳了。正如严尤劝诫王莽所说得那样,匈奴的事可以暂时放一放,山东的盗贼才是更应该注意的。但是王莽还是一如既往的执著,不降服匈奴誓不罢休。

    王莽的计划是把昭君的女婿须卜当劫持到长安来,然后派兵送回去立为单于。这笔买卖却并不很划算。须卜当在匈奴掌权,控制着匈奴右地,从来没有骚扰过西部各郡;单于的一举一动也能及时通报朝廷。这就是方面大助,但是对于这些王莽并不满足,王莽希望直接立须卜当为单于,希望这样就能彻底解决匈奴问题。

    真理往前再前进一步就是谬误,一点都不错。在接到单于的使节之后,王莽派遣和亲侯王歙送大且渠奢出塞,并且与伊墨居次云夫妇相会在制虏塞下。趁机王莽派出的人就胁迫伊墨居次云夫妇入塞,想要把他们劫持到长安,然后立为单于。

    对于这种事情谁都害怕,天知道带到长安会发生什么事?快到长安的时候,伊墨居次云和她的小儿子瞅冷子就跑了。须卜当到长安后,就被立为为须卜单于。随后,王莽调兵遣将想要送须卜单于回匈奴。

    也就在这时候王莽开始在西河、五原、朔方、渔阳四郡大量囤积布匹、粮食,准备武力送须卜单于回匈奴。结果随后天下大乱,这些东西便宜了刘秀。

    这件事对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的刺激非常大。塞内的汉人是危险的,要时刻提高警惕。也使单于的大脑开了窍,时机成熟也可以照方抓药,

    接到卢芳请求和亲的使者之后,单于认为现在时机已经成熟。这是建武二年初的事。单于派遣句林王率领数千精骑将卢芳接到了匈奴,同时接去的还有卢芳的哥哥卢禽、弟弟卢程。随后,单于立卢芳为汉帝。卢程以中郎将的身份被派回安定,管理当地的事物。为了保证卢程的安全,单于还是给他派了大量的匈奴卫队。

    接下来怎么办单于是大费脑筋。辅立汉帝毕竟是新生事物,不太会,无章可循,又没有书本知识可以借鉴。再说即使有,单于懂不懂汉字也很难说。也不能把卢芳栓在裤腰带上,走到哪带到哪。

    卢芳毕竟是汉帝,也不能太亏待了。人吃马嚼的,估计耗费也是很大。从各方面考虑,还是送回汉地比较合适。当年汉宣帝就是这样对待呼韩邪单于的。实力弱的时候,让他们在光禄塞下游猎,既便于保护,又可以培养自理能力;实力强力,就回大漠自力更生去吧。

    最使单于头痛的还是在哪里称帝的问题,地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最理想的地方自然是河西。卢芳不仅在这里的人气最高,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而且,控制河西之后就切断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对单于今后经营西域是一个重要的支持。但是河西这个地方有窦融。在窦融的治理下,河西成了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别说扶植卢芳在这里称帝,就是去那里溜达一下都成问题了。

    随后,渔阳地区爆发了彭宠之乱。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给踌躇中的单于指明了方向。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