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5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7-0517:44:05

    狐假虎威

    一请都护铩羽而回使莎车王有机会重新审视整个亚洲大陆的政治形势。

    汉朝,实力确实衰落了。使者回来描述的情景使贤不敢相信,与父亲当年所描述的长安是大不相同,汉朝人不再是神话里的满面红光,而是同现在西域北路的人民一样一脸菜色。今天的洛阳远没有当年的长安热闹,汉朝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匈奴,在北面大草原上成天打着太阳伞过日子,满世界找水喝。这点口舌之欲就够匈奴人忙活的了,估计也是无暇西顾。

    西域北路的各国也同匈奴的情况差不多,真正兵精粮足的也就是自己这位汉朝西域大都尉。贤意识到自己这个汉朝西域大都尉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应该仅仅是名义上管理西域五十五国,更应该有名有实。所以贤采取了两个措施,一个就是再次派出使节到洛阳请求汉朝派出西域都护使,探一探汉朝的口风。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刘秀在洛阳又接待了莎车使节。对于派出都护的请求,刘秀也是感到左右为难。一口回绝,太绝情了;答应吧,又实在不想**自己。自从上次接待莎车使节,三年过去了。这三年刘秀也没过什么舒心日子。虽然在北面同匈奴人的对峙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内部矛盾更使刘秀坐卧不宁。从建武十五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丈量土地,这就动了地主阶级的根本。各地结垒自保的土豪地主是叛乱不断,着实令人头痛。

    在领导左右为难的时候,专家的意见就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位专家就是当年的河西五郡联盟主席窦融。窦融的逻辑很简单,就是两个问号,一个感叹号。

    又没有能力?没有。

    想不想管?想。

    方法只有一个:借力打力!既然莎车父子相继心向汉朝,也不能亏待他们。在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不如以莎车为基点,借莎车之手控制西域。

    想法很好,也很脱离实际。窦融离开河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还在用老经验看西域,不出岔怪了。

    窦融神神秘秘地提出的这个借力打力的计划是正中莎车王的下怀,贤也想借力打力。拉大旗扯虎皮,西域都护府这块牌子还是要打的。莎车使者是乐颠颠的往家赶。没想到在出关的时候被安检人员拦住了。以携带违禁物品的名义被带进了小黑屋。都啥呀?

    一枚西域都护使的大印;

    都护使的车、旗等全套仪仗;

    黄金若干;

    敦煌太守裴遵一看,这不是走私吗?国家一类保护文物一律禁止出境。随后裴遵赶紧打了一份报告。

    裴遵没好意思说,窦融你大嘴巴叉的胡咧咧啥,皇帝都被你忽悠蒙了。在基层工作的裴遵对情况还是很了解,虽然对莎车王想干啥还不太清楚,总之没有说得那么好听。当然裴遵的信里没敢这么说,那不把窦融得罪了吗。裴遵的理由充满了歧视性,“夷狄不可假以大权;又令诸国失望”。重点在后半句,一旦有误就会使汉朝威信扫地,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

    边关夺印怎么说都让人难以接受,保护文物的借口更是让贤不明所以。得到消息的这一刻,贤对汉朝的感情又复杂了几分,由爱成恨,有不满,也有些许的敬佩,是不那么好糊弄。

    随后,贤又打出了第二张牌,把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到匈奴作人质。安排好匈奴,让匈奴也成为自己的外援。对于贤的入质称臣,单于是感到很纳闷,也很气愤,本来粮食就不够吃,还往这派人,安的什么心?单于暂时是没有办法理解贤,要完全理解那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现在汉朝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有没有都护使的大印,贤都要升任都护使了。随后,向西域各国发出英雄贴,贤的都护府正式开张。

    经过这一番外交活动,贤成了亚洲两大强权在西域的代理人。这个名头谁听了都要掂量掂量。所谓狐假虎威就是这个意思。仅仅是狐假虎威还不够,贤要做真老虎,不做小狐狸。这样贤在父亲那里学到的汉朝先进知识就此派上了用场,看问题是高屋建瓴,上兵伐谋嘛。首先要把组织建立起来,把名分定下来。贤不再仅仅是莎车王了,而是西域各国的单于。对于这一点西域各国没有什么异议,有两大强权作后盾,谁也不会去凑这个霉头。

    这样西域五十五国就团结在以贤为单于的党中央周围,度过了令人难忘的三年。经过贤这三年卓有成效的管理,产生了一个令刘秀无比烦恼的结果。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以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为首的十八国遣子入侍,不仅给刘秀送去了西域各国的珍宝,也送去了请求选派西域都护的正式要求。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贤也有三只眼”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