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5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7-0717:59:46

    你伤害了我

    阳关之外越演越厉的战火让寄居在敦煌的准质子们是忧心忡忡,谁还能待得下去,纷纷潜逃回家,寻求新的出路。第二年鄯善王安作了最后一次努力,希望汉朝派出都护救民于水火。很遗憾,刘秀的态度很坚决,东西南北任逍遥,我是爱莫能助。

    刘秀在这个时候还采取这个态度,实在有些让人寒心。建武二十二年的北部边境与建武二十一年的时候是截然不同的。当然越往前越不同,当年确实是北边未服,建武十五年的时候刘秀甚至把雁门、代郡、上谷的居民分别迁移到居庸、常山关以东的地方,随后,我退敌进,匈奴人就进入了塞内。那是北部地区最严重的时刻。可是随着匈奴大草原干旱的持续,形势发生了变化。到建武二十一年的时候,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正向好的方向发展。建武二十二年鄯善王安作最后努力的时候,北部边境的局势已经逆转了。

    当时在北部边境之外主要有三股势力:匈奴、乌桓、鲜卑。这其中乌桓与汉朝的关系是最近的,很早就被允许半定居在上谷、渔阳北部的塞外,鲜卑则住在乌桓的北面,几乎与汉朝没有什么接触。

    乌桓和鲜卑都是东胡人的后裔,他们与匈奴的矛盾是很深的。匈奴与乌桓之间也是打打和和,早年乌桓还开发过单于墓。大约从建武十二年开始匈奴和乌桓联手向汉境攻击。不久,居住在辽东外面的鲜卑人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这就显得非常的不寻常。估计都是天灾惹的祸,实在生活无着落,不抢怎么办?

    乌桓的聚居地距离汉关是非常近,可以说是朝发夕至,抢劫完了还可以赶着太阳落山前回去。对汉朝的威胁更大,可以天天来。也许匈奴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拉上乌桓合伙。

    三伙人联合在一起力量是大了不少。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合则聚、不合则散。又没有什么组织,相互之间缺乏协同,也给了汉朝各个击破的机会。建武十七年,为了对付在辽东的鲜卑人,汉朝派出了一位新的辽东太守,猛人蔡彤。

    蔡彤是李广式的人物,能开三百斤的硬弓。最愿意做的就是当尖刀,陷阵破敌是自得其乐。鲜卑人地处偏僻,在同汉朝接触的过程中,或者说同其他族裔接触中,还没碰到过这么猛的人。建武二十一年的时候,就纠集了上万人要与蔡彤切磋一下。

    蔡彤也没含糊,带着几千人就出去了。还是习惯性动作,一马当先,转眼间鲜卑人的队伍就被冲乱了。剩下的就是鲜卑人在前面跑,蔡彤领着人在后面追,越过辽河,一直追到塞外。这一战之后,鲜卑人再也不敢同蔡彤切磋了,生孩子不叫生孩子,那真叫吓人。

    到建武二十二年的时候,就剩下匈奴和乌桓还在坚持不懈地同汉朝战斗。这一年匈奴的领导层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动,连续两位单于因病去世使整个匈奴的管理队伍陷入了混乱。乌桓就趁机对匈奴下了手。这一战是犁庭扫穴,匈奴被迫向北迁徙,在漠南的势力一扫而空。

    刘秀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解除了匈奴在北面的威胁。没过年刘秀就得到这么一大笔压岁钱真是喜出望外。随即拿出更多的金银财宝、布匹、粮食招降乌桓。乌桓虽然没有正式归降,也变得很乖了。

    所以说在建武二十二年的时候,北部的边患是大大减弱的。但是刘秀就象一个进入了死循环的程序,在西域问题上只有一个输出:不行。让西域人任逍遥,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去找匈奴人,亚洲大陆上另一个可以抑制莎车王贤的势力。

    现在事情就变得非常的不可思议。西域人死乞白列的要求汉朝的保护,完全忽视了匈奴的存在;汉朝宁可让匈奴插手西域也不出头。刘秀的表现让西域人很伤心,汉朝终于脱下了天使般的外衣,露出了平常人的本来面目;让自己人很无奈,再出阳关那是多年以后的事了;让匈奴人很气愤,好事不着我,净让我得罪人。

    西域人忽视匈奴的存在可以理解,匈奴的保护是有条件的,是要交保护费的;现在西域人也明白了,汉朝的保护也不是随时都有,还得自摸,不求人。这个认识的转变将使汉朝随之而来的再出阳关变得分外艰难。

    汉朝的保护不再,车师前王﹑鄯善等国不得已转向了匈奴,寄希望于匈奴的威名对莎车王还有一定的威慑力。而此时的贤已经在西域南路大开杀戒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管理是一门艺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