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6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7-1718:00:24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永平三年匈奴联军在西域南路共完成了两件事:降服于阗、立贤的质子不居征为莎车王。正如传统小说里描述的,于阗要年年进贡,岁岁来朝。随后,匈奴人带着于阗的太子返回大漠向北单于交差。

    基本安定了西域,搞好了后勤之后,北单于发现自己从容不少。在南、北匈奴以及汉朝这个三角关系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自此以后,北单于是频频出招,开始了一轮新的博弈。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我们发现南匈奴和汉朝都处于一种一厢情愿的状态。南单于希望汉朝能够象当年对付郅支单于那样,来个虽远必诛什么的协助自己统一匈奴;汉朝希望不费吹灰之力,就维持匈奴这种不分不和的局面。相反,北匈奴却处于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

    在汉朝边境的军事行动也越来越多,手段也更加有弹性。忽而出兵攻打南匈奴,忽而骚扰汉朝边境,不久又派遣使节请求开放边境交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离间汉朝与南匈奴的关系。

    永平七年北匈奴获得了一个不小的胜利,在汉朝的铁幕上撕开了一个口子。汉明帝终于同意了恢复双方交易的请求,第二年更派出了一位回访使者郑众。这是桌子上面的工作,北单于在隐蔽战线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南匈奴内部也打开了一个缺口。

    南匈奴的须卜骨都侯等人看到汉朝与北匈奴搞得热火朝天的,心里的不满是与日俱增。这些人投降的主要目的就是曲线救国,现在汉朝与北匈奴和好了,还曲线啥了,直接救国得了。于是双方秘密联络准备适时起义。

    郑众带领自己的使团出塞之后,遇到一小队南匈奴士兵。这是一件偶然得不能再偶然的事件。草原深处遇到个人不容易,一番交谈之后,美酒加咖啡,双方互道珍重各奔东西。这就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概率事件。时间匆匆流逝,这种事件就像耳边的清风一样,一般都不会留下什么烙印。历史却在这个时刻打了一个结,在郑众心里激起层层涟漪。

    如何对待北匈奴,在汉朝内部也是议论纷纷,汉明帝虽然内心深处很赞同对北匈奴采取强硬手段,还没有提高到付诸于行动的程度,暂时还是希望通过互市来笼络住北匈奴。这才有关市的恢复和郑众的使命。

    郑众无疑是属于强硬派的,很不喜欢这种不痛不痒的接触。现在在莫名其妙的地点发现了莫名其妙的人,不能不挑动郑众脑袋里阶级斗争那根弦。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啥时抓啥时灵。

    这个偶然的小概率事件产生了异乎寻常地结果。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度辽将军的设立。当年耿国建议光武帝接受南匈奴的投降,也害怕南匈奴反复无常,就建议重新设置度辽将军,防止南匈奴北归。郑众遇到的一小队南匈奴士兵无疑做实耿国的担忧,在茫茫的大漠深处,远离现在的居住地,他们在寻找什么?

    在接到郑众的奏折之后,汉朝君臣对着虚空,很认真地研究了半天。这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虚幻的梦游,而且切切实实的担忧。于是在南单于庭北部的五原郡曼柏就多了一个度辽营,在南单于庭附近也多了一支汉朝骑兵,用来保护单于的安全。领导两支队伍的就是度辽将军。

    事情的发展还远远没有结束。当年秋天的时候,人们果然在朔方城外发现了北单于的接应部队,连船都准备好了,就是匈奴人常用的马革船。令匈奴人失望的是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准备北归的南匈奴须卜骨都侯,而是度辽将军的游骑。北单于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至此彻底打消了接应南单于部下叛逃的的念头,也与汉朝撕破了脸皮公开为敌,直接导致了随后历史的演变。

    第二年春汉明帝采取了一个更激进的、也是更平和的手段,移民。将许多在押犯减刑发往五原、朔方等郡,如果家属随行的话,还有现金资助。激进,说明同化的力度更强了;平和,这真是一个非暴力的举措。汉明帝就想把南匈奴抱在怀里,让他跑无处跑。

    现在回到郑众的使命,在单于庭等待他的是什么哪?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斗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