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8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8-0316:21:22

    幕后黑手

    安排了龟兹之后,班超开始着手处理莎车问题。元和元年冬,在接到第二波援兵不久,班超调集了疏勒、于阗的军马要讨伐莎车。

    可是这一仗根本没打起来。不是莎车阵前投降、也不是龟兹千里救援,更不是出现了和事姥,而是班超阵营内部出了问题。这一次莎车没有坐以待毙,也没有向龟兹求救,而是直接收买了疏勒王忠。据说是花了大笔的银子,疏勒王忠就投降了莎车。

    出兵攻打莎车是不可能了,平叛成了首要任务。历史上没有交代这次叛变的规模有多大,疏勒王自己叛变了,想必规模小不了。不过还不错,疏勒王没有带走所有的人,还给班超留了一些。疏勒王可没那么仁慈,实际上是带不走。

    整个叛变的过程却显得非常的诡异,虽说莎车使了大笔的银子,也不至于使一方国王临阵倒戈。莎车使了钱是肯定的拉,但是疏勒王为什么公然反叛,现在还不清楚。疏勒王忠是班超亲自辅立的,可以说是班超最信任的疏勒人之一。对于疏勒内部的不稳定因素,班超应该是有所察觉的,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疏勒王会自行倒戈,这个打击是巨大的。

    疏勒王也吸取了当年番辰的教训,不再试图消灭汉军、不再逞能与汉军野战,而是退到疏勒西部的乌即城自保。把球踢给了班超,看看班超有什么手段攻城破寨。现在班超等于是三面受敌,疏勒王、龟兹、莎车。如果出兵攻击乌即城不能够很快取胜,龟兹、莎车援兵一到,班超就会被困在城下,前景堪忧。屯兵坚城之下是兵家大忌。

    随后班超立疏勒王的府丞成大为新一届疏勒王,整顿士马开始了讨伐乌即城的艰苦旅程。前面的外交铺垫已经是过去时了,现在需要拿出汉军威武来。

    攻城为下,不到万不得已,高明的将军都不会出此下策。在动手之前,还是要再做一点点铺垫,来点疑兵。班超派出两批使节到于阗和乌孙,授命他们出兵骚扰莎车和龟兹,想方设法托住他们,使他们无力援助疏勒王,为班超攻克乌即城赢得时间。

    准备工作做得是很到位,班超的攻城大军在乌即城外徘徊了半年之久,龟兹、莎车也没能派出一兵一卒到乌即城下。说徘徊,确实是徘徊,攻城乏术。十则围之,班超在兵力上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比例,攻城有点牵强。正在班超为攻城一筹莫展的时候,援兵来了。

    疏勒王的援兵来啦,是远道而来的康居部队。这才是疏勒王此次叛乱的真正后台。作为西域西部的大国,康居、大月氏对疏勒这块宝地都是垂涎三尺,都想着伸出小手来抓一把。控制了疏勒也就是控制了丝绸之路,也就是控制了钱的阀门,进一步还可以控制整个西域。

    也就是碍着汉朝的面子不好直接伸手。现在汉朝态度比较暧昧,就派了班超这么几个人,不可能不引起康居王的注意。所以就暗中鼓动疏勒王造反,希望借助龟兹、莎车之手将班超赶出西域,康居再乘虚而入。没想到龟兹、莎车没起到任何作用,康居人不得不粉墨登场站到了前台。早不来晚不来,在班超攻城乏术、黔驴技穷的时候突然出现在乌即城外,着实令班超大吃一惊。这也算对当年陈汤虽远必诛的回报。

    康居的突然出现,有点使班超措手不及。班超不得不领兵退回疏勒城。令人欣慰的是康居人并没有进一步的不友好举动。这也是当年从陈汤那学到的,适可而止。

    战局发生了意外的变化,似乎说明武力征讨已经走到了死胡同。班超不得不放下战刀,端起茶碗,重新审视一下周围的情况。康居控制了疏勒对周边的大国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对大月氏。当然汉朝控制疏勒对他们的好处也不多。但是他们可以忍受,汉朝毕竟是东方国家,实力还延伸不到康居、大月氏的边境。如果同是西域国家的康居或者大月氏控制了疏勒,此消彼长,对双方实力的影响就大了。这也是为什么班超能够以较少的资源维持恐怖平衡的原因。

    现在康居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也就打破了各方的默契。康居的谋划还是很不错,先与大月氏结亲,双方结成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然后把一只脚伸到疏勒来,回头再四下望一望,如果没有危险自然就是把疏勒纳入囊中。

    这种谋划是逃不过班超的慧眼的。问题似乎又回到了班超熟悉的老套路,外交周旋。大月氏的态度就变得非常重要。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迷雾中的贵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