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8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8-0718:46:30

    统一大计

    我们先来看看南匈奴,看看他们在党的阳光哺育下是不是茁壮成长。章和二年(公元88年)南匈奴迎来了一位新单于屯屠何,这就是休兰尸逐侯鞮单于。

    屯屠何上任伊始就给汉廷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汉廷的支持,破北成南、统一匈奴,彻底解决汉朝北部边境的烦恼。这个屯屠何气魄好大呀,几天不见是不是学会了汉人放大跑、说大话、吹牛不上税的坏毛病?还真不是,这是屯屠何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得出的正确结论。

    从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南匈奴归汉算起,到现在已经是四十年。四十年塞内的生活、四十年的汉匈交流,相互之间的影响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屯屠何也是在南宫**培训班学习过的,身上既有些许儒家的儒雅之气,更有匈奴人的彪悍本性,是汉匈文化培养出来的怪杰。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点正确结论没啥好奇怪的。

    屯屠何的底气既来源于四十年的休养生息,更来源于对北匈奴现状的正确认识。这几年北匈奴是遭了灾了。那位说了,汉朝不是不打北匈奴了吗?连在伊吾的屯田都撤了,北匈奴怎么还过得惨兮兮的?

    汉朝是不打了,但是这亚洲地面是不光有汉人,还有鲜卑人、乌桓人、丁零人、西域人等等吧。尤其是鲜卑人,同北匈奴是较上劲了。当年辽东猛人蔡彤做辽东太守的时候与鲜卑人有过约定,可以拿被匈奴的人头来领赏。这个约定一直有效。这些年鲜卑人一直以此为生,连家务事都不做了。不断地西进袭击匈奴人,抽冷子就砍一刀,然后到汉朝这领赏。章和元年(公元87年)的时候更是大举攻入匈奴左地,连当时北匈奴的优留单于都成了刀下之鬼。你说匈奴惨不惨?

    人走时运、马走膘、骆驼转走罗锅桥,人要是背了运的话,喝凉水都塞牙。北匈奴这么攮,谁都想上前踹一脚,占点便宜、解解气。对于眼前面临的困境,北匈奴上下也不是没研究过,找到原因才能想出对策。原因是找到了,对策却想不好。

    之所以这么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天灾,旱灾、蝗灾,接着就是闹饥荒,这个似乎没啥好对策,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节流这个不能考虑,谁不吃饭都不行。谁也不愿意主动节流,那就得开源。源头有两个,一个是西域,一个是汉朝。

    班超在西域的工作看起来不起眼,把匈奴的物质来源卡得死死的,匈奴人是动弹不得。最后连龟兹也看明白了,将匈奴从联军中踢了出去,出工不出力,还要拿大头谁干哪?况且,龟兹现在随便就能集结五万大军,谁怕谁呀?

    第二个来源毫无疑问就是汉朝。北匈奴是死乞白列的要同汉朝交易。元和元年(公元84年)好容易得到这么一次机会,匈奴大且渠伊莫訾王等人赶着一万多头牛马来与汉朝交易。可见匈奴穷到了一定程度。当年卫青袭击右贤王一次的缴获就是上千万头牲畜,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就是这点东西还被南匈奴的兄弟们抢去了。对于北匈奴与汉朝接触,南匈奴的醋劲大得很,坚决避免,不惜兵戎相见。

    这种经济状况下底下的兄弟们就各寻出路,从建初八年(公元83年)开始就陆续有北匈奴人南下投降。建初八年是三万人;元和二年(公元85年)大大小小七十多批次南下投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更爆发了最大规模的南下事件,北匈奴五十八部,共计二十八万人到云中、五原、朔方等地投降。这比南匈奴的人口总数还要多得多,南匈奴一下子就变成了个大胖子,信心想不空前高涨都不行。

    屯屠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南单于的宝座,并且向汉朝提出了统一匈奴的建议。北匈奴就象一个身染沉疴的病人,风一吹没准就会倒下,现在南匈奴还要上去给一刀、推一把、踏上亿万只脚。太狠了点。不恨也不行,情况调过来北匈奴一样会不手软;不狠,啥时能统一匈奴。痛苦是暂时的,统一的利益是长久的。

    屯屠何的计划是很周密,连出兵路线都想好。只是南匈奴自己力量不够,也不敢擅自出兵,那得中央批准。别看屯屠何咋咋呼呼好像多能耐,没有领导批示啥也玩不转。南匈奴已经彻底失去了独立性,不再是独立的匈奴了。就象屯屠何自己在信里说的,醒来就有饭吃,一年四季都有赏赐,早就是去了抓的猛虎,没了牙的恶狼了。自己不能打食还能做什么?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地雷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