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19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8-1917:30:52

    谁说的算

    连续两次北击匈奴的胜利使窦家陷入了集体的癫狂。主要领导人窦宪的规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身边是有文有武,直逼当年的王莽。文的以班固为主,武的以新产生的英雄耿夔为主。权势达到一定程度拍马屁的就像苍蝇一样,嗡嗡的轰都轰不走。

    永元三年(公元91年)十月汉和帝巡幸长安,要慰问一下前方将士,诏令窦宪来长安相会。有人就建议众人在接窦宪的时候,应该对窦宪施大礼、称万岁,这就有点太过了,纯粹是发贱。以至于被斥责之后连自己都觉得有点过分,红着脸讪讪走开。

    马屁都拍到这种级别了,足见窦家的权势都到了什么程度,估计洛阳城已经放不下了。在首次兵发北匈奴之前,窦宪的几个兄弟已经占据了几乎所有的紧要岗位,窦笃担任卫尉、窦景担任执金吾,这都是控制宫廷保卫工作的,就把皇帝牢牢控制住了。现在又都成了侯爷,简直就是不可一世了。抓点权也就罢了,最多也就是象王莽一样来个李代桃僵,汉也不是不能篡。社会又在窦家的英明领导下走向另一个**,也是个不错的结果。

    可是窦氏兄弟不这么干,就像世界末日来临一样,要享受最后的疯狂。对自己的名声是一点都不顾及。那真是肆意妄为。有一次窦景的家人在街上把警察给揍了。袭警,这还了得。当时的洛阳市长张酺也是个狠角,直接发帖子抓人。没成想窦景不仅拒捕,一高兴连城管也一起收拾了。城管那是多牛哇,连城管都敢打那就是大牛了。

    收买人心这样的事窦家根本不考虑,谁提意见就整谁,而且是往死整,弄得群臣是噤若寒蝉。怕是怕你了,可也是敬而远之,谁同疯子做同路人啊?当然也有不怕的,专门对着干的。司徒袁安、司空任隗就象两个屹立不倒的大旗,专门与窦宪对着干。对这样的,窦宪反而不敢动手了,名声太大了。

    与窦家的其他兄弟比起来,窦宪毕竟是老大,想问题还是要技高一筹。窦宪不会斤斤计较蝇头小利,窦宪抓的是权,在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大问题上要起主导作用。

    二次攻击北匈奴之后,北单于是不知所终。这也是单于家的传统,躲猫猫的技术无人能比。北单于躲起来了,匈奴的事还得有人管,北单于的弟右谷蠡王于除鞬就自立为单于。当了单于也没办法生存,第一个决定就是南下归汉。把人带到蒲类海,也就是巴里坤湖,然后派人入塞,请求政府解决生活问题。于除鞬单于手下共有八部、两万余人,不算多也不算少。任命自己为单于就是抬高身份,卖个好价钱。

    当时窦宪还在凉州,没犹豫就答应了。窦宪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要收降这个新单于,干吗还要消灭原来的北单于?明显做法前后矛盾,也没啥必要。也许是高兴、也许是不想再打了,功立的也差不多了,厌倦了。久在塞外享风雪,心念洛阳一壶酒。

    和帝来到长安之后,窦宪就汇报了北单于的事。按照惯例怎么着也得听一听众人的意见。这个做法不可避免的遭到朝臣的强烈反对。当然这不是为反对而反对,正常的政策辩论。袁安、任隗的反对意见无外是政治上、经济上两点。当初汉光武收留南匈奴不是要把那块地给他们了,而是暂住,那是发了暂住证的。现在北匈奴已经被消灭了,应该连南匈奴一并赶回大漠,而不是继续收留北匈奴余部。老先生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可是有一点忽略了,南单于已经在塞内生活了四十年,还有能力回到大漠吗?悬!

    这是政治上的,经济上也有说法。收留北匈奴不是白收留,那要掏银子。现在每年给南单于的费用就一亿九十多万,西域方面不花钱不花钱每年也的七千四百八十万。现在又收留一个扶贫对象,这不是浪费公款吗?给金子不如给金手指,还是应该让他们到大漠里自力更生比较好。

    这些意见对不对还在其次,国事嘛,得允许讨论,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窦宪处理这些事却充满了权贵的风格、暴发户的情调。听不进去不同意见还是小问题,根本不同你辩论。说不过直接就进行人身攻击了,再说、再说,连威胁都来了。窦宪可真是明白了一个真理,政治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可惜用错了地方。

    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汉和帝是傻傻地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一言不发,好像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想什么呐?不得而知。窦宪的意志还是不能违背的,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外甥终于行动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