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0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8-2717:18:47

    中央军的远征

    这个围得解,却也真不好解,主要是道路艰险、交通不便。据记载从金城经安固沿洮河南下有一条秦长城,沿河南下的路非常之窄,车马不能并行。马防南下的时候这条路在通与不通之间,南下行军也是一个再开路的过程。这种地理条件下什么阵势都施展不出来,可以选择的只有一个就是一字长蛇阵,这就是一个挨打的阵势。不方便打,还得打,那就得耍耍心眼。马防的办法就是吓唬。

    大军经安固,过龙桑城,逼近临洮,马防先派出两拨人马数百骑到临洮十几里外的地方扎下大营,多打旗号,让羌人摸不清有多少汉军,吓死你。汉军是武装到牙齿,而是是人数众多,羌人最多也就是个赤卫队,能不害怕吗?虽然羌人人多了,还是各行其是,又没有统一领导,几乎就要一哄而散了。

    紧接着马防又使了一着心理战。汉军是鸣锣开道、击鼓前进,大摇大摆迈着正步就来了。羌人队伍很快就乱了,就剩下跑了。这一战羌人死伤四千多人,基本上就平定了叛乱。马防的第三手也很快就打了出来,招降。这也是当年马援用过的手段,着法虽然老,真好使,包括迷吾在内的大部分羌人都降了。第二年马防又收服了在临洮西南望曲谷负隅顽抗的封养部,局势就安定下来了。

    战乱平息之后,马方着手搞了几个基建项目。一个就是在临洮的北部修建了索西城(据说就是岷县梅川古城),随即南部都尉府也被迁移到此处。相比临洮,索西城防守起来要好一些,救援起来更方便。第二个基建就是恢复了沿洮河的城、塞等防御设施,农耕民族嘛,搞基建还是把好手。

    马防完成自己的工作中央军就撤了,剩下的就是民政了,傅育粉墨登场。一直到元和三年(公元87年)倒是平安无事,在这一年迷吾兄弟又领头叛乱了,同迷吾一起叛乱出塞的还有他的弟弟号吾以及其他一些与汉人杂居的羌人部落。具体原因不详,说迷吾是狗改不了吃屎也许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这么多人一同参与肯定有什么原因。

    当年秋天,迷吾的弟弟号吾带人入塞来抢劫,结果被沿河烽火台的汉军发现了。管理烽火台的小干部李章工作很认真,也很强悍,拿着刀就追号吾,一直追出塞,还真把号吾捉拿归案。要不世界上的事就怕认真那。

    接待号吾的是陇西太守张纡,接待的地点当然是大堂上了。张纡也就是想见一面,看看号吾长啥样,然后就推出去了。

    就在这最后关头暴动世家出身的号吾脑袋转的还是快,好汉不吃眼前亏,赶紧服软。而且把自己的价值很好地描述了一番,杀掉他能得到什么?只要不杀他,号吾可以带着所有羌人回到塞内好好过日子,不再与政府为敌。

    对于号吾的保证张纡是不太相信的,但是值得一试。号吾果真是守信用的人,很快就告别了迷吾、带着部众回到了塞内。自此就象大哥东吾一样安安稳稳过太平日子。可是张纡的故事还没完。张纡略施小计就把羌人骗回塞内,正可以一网打尽,斩尽杀绝。这就太不仁义了,一点信誉都不讲,这种主意自然不被护羌校尉傅育所采纳。

    傅育同志是讲信誉的,即使对于象号吾这样的降者更应该言必信、行必果。不能出尔反尔。信誉是要讲,不过傅育同志还是比较赞成张纡的主要建议,那就是无论如何要打击羌人。自己出手不方便,傅育不禁想起了一个更有创意的做法:以夷治夷。

    这个理论在北部边疆对北匈奴的斗争中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了。傅育的做法就是挑动,甚至是招募羌、胡各部互相攻打,存心要把水搅浑。以夷治夷的理论好不好,本质上挺有道理,可是傅育同志忽略了一个问题,理论要切合实际才行。羌人虽然也是夷,但是此夷非彼夷。羌人与汉人的混居程度比较高,况且,大部分都投降了,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仁爱、理解、关怀。谁不希望过安稳日子?象迷吾这样的暴动专业户毕竟是少数。现在傅育无端的挑起矛盾纯粹就是没事找事。

    傅育这种挑拨离间的小伎俩很快就被羌、胡人识破了,既然不能过安稳日子,那就拿起刀来革命吧。很快迷吾周围又聚集起大批叛逃出塞的羌、胡民众。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邪恶的鸿门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