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1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9-0217:53:57

    敲山震虎

    永元六年七月班超集结了七万人马准备讨伐尚未归降的焉耆、危须、尉犁。此时距离龟兹投向已经快三年整了,班超在它乾城等的都有点不耐烦了。这焉耆还真犟,硬挺着不投降。也不是犟,而是害怕。天上什么时候下雨不知道,自己干了啥心里明镜似地,哪敢投降啊,弄不好不成了送货上门嘛。就是挺着,一旦天下有变,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那就可以反攻大陆了。

    没办法班超同志还得亲自跑一趟。班超很生气、后果就很严重。从龟兹、鄯善等八国征调了七万人马,外加一千四百多吏士商客,浩浩荡荡前来讨伐。班超怎么连商人都派上战场了,这也是此战的一个亮点。丝绸之路那就是贸易之路,怎么能少了商人?现在赶上战争了,商人也得为国效劳,也得让这些人体验一下战争的血腥,护路官兵的辛酸冷暖。商人的事我们先放一边,集中精力打仗,抽空再讨论他们。

    七万大军是班超在西域历次战斗集结兵力最多的一次,就是要牛刀杀鸡。焉耆有五万人,加上危须、尉犁的人口可能比七万多。这一仗平均每人的对手是一点几个人,谁也不许多砍,砍两个的罚款。大军来到尉犁边界就停了下来,班超派出使者要同焉耆王谈一谈。还谈啥呀,这么多人冲上去砍吧。别着急,砍人很容易,怎么想办法不用刀就解决问题那才有意思。

    班超的意思很明白,这次来不是砍人来了,是来安抚你们来了。虽然人比较多,也不用害怕。如果还想弃恶从善的话,赶紧前来迎接,王侯以下的都有赏赐。见面之后绝不会难为你们,保证人身安全。随着使者,班超还给这几位王爷带去了五百匹丝绸。多讲究。

    班超的意思焉耆王能不明白吗?敲山震虎。还真不如撒马过来一阵狂砍,这种小刀子割人也是很难受。焉耆真想一咬牙就赴这个鸿门宴,仔细一琢磨还是胆虚,就派自己当家的大臣北鞬支前来犒赏三军。七万人的军队,也不知道这位北鞬支带了多少好东西。

    这位北鞬支可不是一般人,是焉耆王的智囊,能当焉耆王半个家。当年曾经在匈奴做过质子,也算草原文明培养出来的人杰,对汉朝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这次来就是探探班超的口风。班超也没难为他,见面之后就把北鞬支放了回去,不守信用的事班超是不会做的。当然该训斥、该诘问的都少不了,那是义正言辞。都护亲自来,你们焉耆王都不见一面,太不讲礼貌了吧?!

    北鞬支逃了一条小命,是暗道侥幸。看来汉军是不会轻易回去了,边走边想办法,咋办?打是不行,即使侥幸取胜,国家也糟蹋得一团糟。也别说北鞬支的脑袋够快,逢强智取、遇弱活擒,放着天险不用,何必与你们动手脚。从尉犁到焉耆要经过一条河,也就是孔雀河。过河一定要经过华桥,此地地势险要,自古华山一条路。北鞬支过了桥之后,就截断了华桥,估计多年以后的张飞就是从这学的。

    北鞬支要看看汉军如何飞渡天险,同时也看看班超如何解决给养的问题。七万人,也许北鞬支想起了班超智取月氏大牛的往事。

    可是北鞬支忘了一样,这河不是一样深,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小马过河的童话家喻户晓,想必班超也不陌生。下水一试,有的地方刚到老牛的小腿,过河,趟水过河。北鞬支刚刚回到焉耆没多久,大军就在城外二十里安下了大营。太突然了,完全出人意料。怎么办?不行就上山打游记,总之就是不降。

    北鞬支这个想法还没等实施,班超就得到了消息。报信的是焉耆的左侯元孟。元孟在汉朝做过质子,对汉朝有天然的亲近。估计元孟在焉耆挺不得意,有北鞬支压着,什么本事也施展不出来。现在汉军来了,元孟就想施展一下。太大的想法没有,去北鞬支而代之的想法还是很现实的。不过元孟这个马屁拍在蹄子上了。班超得到消息毫不犹豫就斩了来使,这种消息,怎么可能,北鞬支怎么能做出这种愚蠢的决定?

    这就是疑兵之计。现在双方是剑拔弩张,这种消息还能送出来,分明是北鞬支故意放出来的,就是想探探汉军的底。信了这种消息,北鞬支真可能上山打游击去了。焉耆能打游击的地方还真不少,有山,北面是天山;有湖,博斯腾湖。不用说真给你打游击,就是同你玩躲猫猫,在山里、湖里陪着你游行,那也受不了。七万人,每天得耗费多少粮食。来多了不是,少来点人就不行了吗?少来人,来一万、两万的,焉耆早就与你开兵见仗了,还能让你逼成这样?

    斩使送客之后,班超撒下英雄帖,要来一个群英会。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萝卜开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