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3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9-2717:18:44

    打得都是钱

    听了这个命令,众人是面面相觑,不明所以。汉朝的弩分很多种,**程相差很多,用小弩就意味着羌人会距离城墙更近,弄不好一个冲锋就到城下了。多危险哪?没办法领导怎么说怎么干吧,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

    很快羌人也体会到了小弩的不同,可以站在距离城墙很近的地方了,小弩**不到。虽然羌人还不明白为什么,已经开始享受小弩的好处了,最起码可以就近攻击城上的汉军,弓箭可以够得着了。这种差别用不了几天就适应了。也就在这个时候,虞先生的新命令来了,从明天起用大弩,大弩**得远。领导嘛,永远是正确的。

    虞先生正确了,羌人就不正确了。原先跑到一百米就可以停下了,现在刚要停下来看西洋镜,噗,被**个正着。这下是损失惨重,队伍大乱,城内的骑兵是趁势杀出,羌人是结结实实吃了个大亏。虞先生是不是也跟着杀出来了?虞诩倒是想拿着刀杀出去,砍几个。试了一下,刀太重没拿动。没办法只好站在城楼之上,品酒望风。

    经过这一来回,羌人是真学乖了,远远站在城外不再试图靠近城墙。虞先生是接着开始表演大戏。第二天把部队全部集结起来,要来个大游行。从东门出、北门入,进城之后,赶紧换衣服,跟上队尾,循环往复。

    羌人在城外远远看着,是真没看懂。“哥哥,虞诩这是在耍啥花样?”

    “没看懂,不过人可不少,都走了一上午了。”

    岂止一上午,照这样可以一直走下去。

    羌人回去一商量,虞先生是狡猾狡猾地,而且人这么多,还是别惹它了。天地广得很,到别处觅食吧。想走就走、想来就来,把武都当旅店了?哪那么容易?

    在羌人退去的必经之路上虞先生就设下了伏兵,也不多就五百人。可是羌人就像惊弓之鸟,有点风吹草动就是草木皆兵,遇到伏兵也不管多少就是一个字:跑。侥幸留的性命的都跑到益州去了。

    武都境内是太平了。随即虞先生是开始大兴土木,修筑堡垒,以防羌人再次返回;招降纳叛,赈济贫困,以安定良善;破山开渠,以运送粮草,逐渐武都就安定了。也就是短短几年的时间,武都是大治。怎么叫大治?人口由一万户增加到四万户,粮盐比以前是又多又便宜,数量增加了十倍。

    要不说是能人哪?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在虞诩潜心治理武都的时候,羌人的暴乱也逐渐被平息下来。元初三年(公元116年)汉军连续打了几个胜仗,先是度辽将军邓遵率领南单于在灵州(也就是现在银川的正南面)打败了羌人的皇帝零昌;之后任尚又偷袭了零昌在北地的营地,这一仗零昌不仅丢了老婆孩子,连房子也被烧了。实际上这两仗战果都有限,也就是斩首七、八百人。仗打到这个份上,羌人的暴动基本上走到了尽头,只是大旗还打着,战斗也不得不继续。

    第二年汉军使出了新招式,诈降外加刺客,杜季贡、零昌先后遇刺,就剩下狼莫还在顽抗。年底任尚与骑都尉马贤分进合击狼莫,双方在北地相持六十余日后,在富平河上进行了决战,狼莫大败,被斩首五千余人,狼莫只身逃走。元初五年(公元118年)也就是第二年,狼莫也遇刺身亡,羌人的大旗终于被砍倒了。至此,羌人暴动被彻底镇压了。不安分的也相继转入了地下,未来如何就看东汉王朝如何化解仇恨、重建互信。

    军功章、奖金、庆功酒、大红花、英模报告团、巡回讲演,该有的都有了。将军们是很高兴,付出了劳动,享受到了胜利的果实。皇宫内的邓太后是无论如何高兴不起来,十几年的战斗那是切切实实的两败俱伤。汉朝总花费二百四十亿钱。花点钱倒是次要的,整个凉州、并州残破不堪,重建工作十几年、二十几年也难恢复;双方人口的损失更大,更不用说心理上的伤痕。那个时候没有心理医生,有的话一定挣大钱,太多的伤痛需要抚平、太多的人需要关怀。

    二百四十亿干啥不好,当初拿出十分之一来关怀一下羌人也不至于有十几年的血战。大家住在一起,互相尊重一下,互相体谅一下,什么事不好商量?都是成年人。也不知道汉朝君臣是否吸取这个沉痛的教训,我们这也是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不过,还没等汉朝君臣缓过乏来,新的考验又来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大月氏的黑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