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3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9-2917:16:59

    还乡团

    在介绍这一段北匈奴情况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曾经喧嚣一时在大草原上威风八面的北匈奴大单于基本不见了。从这个历史时段开始我们很难看到北单于的消息,取而代之的是呼衍王。北单于土遁了,不知去向。

    那位说了,北单于不是逢侯吗?前几集里还有他的消息呢?

    逢侯已经于元初五年归汉了。当年逢侯被胁迫出塞、立为北单于,手下有二十万左右人。这可不是个小数。虽然这几年生活不太顺利,人口也不会有太多的减少。最算减少一半,也应该有两万左右的战斗力量。但是逢侯在元初四年(公元117年)被鲜卑击败,史书上说“部众离散、皆归北虏”,也就是说在逢侯这个北单于之外还有一个北虏集团。第二年逢侯率领一百多人从朔方郡归汉。汉朝还不错没有把逢侯交给南单于,否则逢侯非被南单于撕烂了不可。逢侯被安排在了颖川郡,富饶之地。

    那么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内乱。合理的解释是逢侯被鸟尽弓藏,象用过的抹布一样被扔掉了。挥师进军西域的是另一股力量,一个隐形的北单于,在史书之外的,我们能看到的就是这股力量在在伊吾方向的代表呼衍王。

    而且整个北匈奴的活动范围也逐渐西移。这也是匈奴很长一段时间的一个趋势,向西迁移。同时,鲜卑的兴起也迫使匈奴不得不西移。关于鲜卑的事情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交待,在这里说几句。鲜卑已经成为汉朝东北部主要的麻烦,具体地说是时好时坏,一窝蜂似地。永初年间是一大批的投降、朝贡,还得到了邓太后的奖赏;元初二年开始是大批地、不间断的入塞攻击,给汉朝乱上加乱,伤口上撒盐。要说有什么原因那就是汉朝自身实力太弱,谁都想揩点油。

    北匈奴向西迁移,以什么速度,多大规模都不太清楚。很多年以后的《魏书》上有个记载,在乌孙的西北有个国家,叫悦般国,是北单于的部落。那么,现在北单于的王庭在那里哪?确切地说我们不清楚。也许北单于已经到了乌孙的西北,也许还在迁移的路上。但是无论怎样汉朝退出西域之后,北匈奴回归西域并且控制了西域北路。这同迁移与否就关系不大了,这是利益使然。

    这么多年没有涉足西域了,北单于就像当年的还乡团一样,很是疯狂,也是很猖獗。抽筋咬卵、砍头断臂,咋狠咋整。这么多年没收租子,北单于要快马加鞭把失去的损失补回来。欠北单于的租子要加倍补回来,而且要上述多少年前;不仅如此,北单于现在还加了脾气,不仅要东西,还要现金,没有人民币,美元也行。甚至还制订了严格的还款期限,比银行催房贷的规则还严还狠。想逃租是不太可能。

    那么,这次西域各国没有想办法从汉朝请一个都护使,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西域各国对汉朝的情况都比较熟悉,这几年是天天打仗,自顾不暇,请了也是白请。当年都护使几乎是铩羽而归,被赶出西域,怎么好意思再往回请。而且,汉朝是关闭了两关,摆明了独善其身,谁好意思厚着脸皮再来。

    汉朝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么多年来真就不管西域的事了。不过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北匈奴总想趁着汉朝内乱打开两关,看看里面的花花世界,毕竟里面才更富有。北单于也是糊涂,再富有的地方也架不住战争的蹂躏。

    北单于的不断袭扰让敦煌太守曹宗感到非常郁闷,不胜其恼。战争期间不好意思张口,现在战争结束了,曹宗是斗胆直言,要出兵关外。在得到批准之后,曹宗派遣长史索班率领一千余人出塞,屯田伊吾。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经验很重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