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4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0-1217:30:03

    皇帝、太监和外戚的三角恋(一)

    昏君之为昏君,就在于昏,各有各的昏法。是云山雾罩,还是昏头胀脑,总之是头脑不太清醒,进入了一种状态。延光四年(公元125年)三月,发生了日食,你说巧不巧,安帝就在这个时间点,在出巡的时候死在了路上。要不古人迷信,谁经历这样的巧合都会陷入沉思。

    死就死了吧,铁打的宝座,流水的皇帝,皇帝轮流坐,今天到谁家?早在邓太后在世的时候,也就是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就已经为安帝选好了继承人。估计为这事还特意改了元,永宁、永宁,永远安宁。多吉利呀。皇太子也不是外人,是安帝的亲儿子,长子刘保。第二年,邓太后也就去世了,这也是老太后为国家稳定作的最后的努力。就是这最后的努力很快也就破功了。

    还记得我们以前发现的那个奇怪的规律吗?东汉王朝的皇后很多都生不出孩子,而且皇帝对皇后还非常宠爱,爱的不行。这个奇怪的定律在安帝及其皇后阎皇后身上再现了。鉴于已经发生数次,规律已经上升为定律了,不知道下次好不好使。

    这就是矛盾。阎皇后为了自己家的荣华富贵就必须处理皇太子刘保。先是与安帝身边的**母王圣、以及其他几个太监合伙收拾了刘保的**母和炊事长。估计想要给刘保下毒。不过最后还是采取了最直接的办法,下毒多阴暗,阎皇后要光明正大的解决问题。直接找皇帝要求废掉刘保,改立他人。理由哪?理由不是现成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准!安帝居然就同意了。安帝真是一个好老公,听媳妇话跟党走,媳妇让干啥就干啥。刘保还是个未成年,按照现代的法律未成年即使有罪也就是送去工读,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求情的很多,但是都无法打动安帝那颗冷酷的心。

    刘保的姥姥家就没有谁出出头,出啥头哇,连刘保的母亲都被阎皇后害死了。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刘保就被废掉了,改封为济阴王,还住在京城。

    现在安帝死在了路上,阎皇后一伙是害怕。怕群臣知道消息直接立刘保为帝,那就大势去矣。密不发丧,星夜赶回洛阳。阎皇后也找了一个小孩,立济北惠王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皇帝。

    事情就这样也不错,管他谁当皇帝,大权是掌握在太后手里。阎家掌权之后就开始折腾,收拾这个、收拾那个,凡是有可能触动阎家权威的都要靠边。这个有点太张狂,也符合小人得志的心态。主要打击对象就是时任大将军的耿宝,捎带脚把与耿宝关系密切的安帝**母王圣一家、中常侍樊丰等一干人等也清洗掉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小皇帝刘懿当了没几天的皇帝就被送入了高危病房,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了。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再找一个小孩不就完了吗?刘懿去世之后阎皇后就准备再从各地藩王的儿子中征调几个备选。这一切可都是秘密地在进行,悄悄地进庄,打枪的不要。主要还是怕走漏风声,众臣要求立刘保为帝,毕竟刘保最正宗。可是百密一疏,还是发生了宫变。

    干大事的是以孙程、曹腾为首的十九个太监。稀奇吧?也不稀奇,各人有各人的原因。孙程原来是长乐宫的太监,是邓太后的手下;曹腾很早就是刘保的跟班了。这个曹腾我们多说几句,曹腾有个养子叫曹嵩。曹嵩很平常,曹嵩的儿子就是几十年后煮酒论英雄的曹**。

    这些人不是阎皇后的仇人,就是刘保的跟班,在这个时候趁乱起事正是利益的结合,也符合他们的身份背景。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就结成了一个战斗小组,虎视眈眈盯着皇帝宝座。

    就这几个太监再有能力也不至于敢这么大的事,毕竟兵权、皇权都在阎家手里。事情很凑巧,也可以说孙程、曹腾很机智,也算是天助我也。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十一月四日洛阳以及附近地区发生了地震,京城里是一片混乱。天时来了,太监们就开始了行动。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皇帝、太监和外戚的三角恋(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