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6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1-1111:00:47

    阳关外的支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曹魏在西域摆的这个阵式,左手抓住了高昌壁,右手抓住了楼兰城,也就控制住了从西域入关的交通要道。为了体会这个战略意图,还得稍微介绍一下魏晋时期的西域路。到了魏晋这个时候,实际上出西域有三条道:

    从敦煌玉门、阳关西出,过流沙、白龙堆,就到了楼兰、海头。楼兰那是西域南、北两道的分叉点。

    第一条就是从楼兰城经鄯善、于阗往西,就是汉朝时的南道。

    第二条就是从楼兰城,经海头沿孔雀河、塔里木河可以直通焉耆、轮台、龟兹。

    这条道还有个分叉,就是通过白龙堆之后,北越库鲁塔克格可以到达车师、高昌,然后再掉头向西。

    第三条道是一条新道,从玉门关西出,沿库鲁克塔格北,进入大沙海,向西北到高昌。

    现在就可以看出高昌、楼兰的重要性。按说曹魏可能确实没有很强的进军西域的意图,况且时机也不对,天下还没有一统,正坟还没哭完,那有时间哭乱坟岗子。但是东汉的经验已经很明确了,无西域河西难以自存。控制住高昌壁、楼兰也是不得已之举。

    西晋承接曹魏在西域的势力,在关外占据了楼兰、高昌壁两个点。曹魏的时候鄯善、焉耆、龟兹、于阗等国就时常来上贡,曹魏还授予车师后王、鄯善王等人侍中的头衔。鄯善与曹魏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管理上比之郡县。也就是地位与塞内的郡县没啥差别,唯一不同的就是保存了鄯善王。

    另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在曹魏在伊吾,也就是现在的哈密,建立了基层的管理组织,属于敦煌郡的一个基层机构。

    按说此时的西域应该很安静、很安全,一方面大漠里已经早已没有匈奴人了,另一方面西域各国也都很乖。西域戊己校尉府与西域长史府的战斗任务应该不多,尤其是西域长史府的职责已经有了相当的变化。

    随着高昌作为交通枢纽的兴起,楼兰城的地位有所下降。相反西域长史府的屯田职能有很大的增强,而且此地已经是旱涝保收、自给有余了。

    为啥?

    东汉晚期,估计也就是班勇出塞、西域第三次开通之后,东汉在楼兰地区建设了大型的水利枢纽。

    当年凉州刺史毛奕派遣敦煌人索励率领一千名士卒到楼兰屯田。要屯田首先就得解决水的问题,拦河筑坝建立灌溉系统就是丰收的保证。索励到任之后就从鄯善、焉耆、龟兹的各国各征调了一千名士兵要在注滨河上修个水坝。注滨河就是孔雀河。别说是在汉朝,就是在现代化的今天拦河筑坝也是一个大工程,西域各国更是前所未闻。

    大河截流之日是波涛汹涌、巨浪滔天,几乎就要把大堤冲垮。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当年长江截流的情景,估计差不多。在没有大型推土机的情况下,如何堵塞缺口真是个难题。尤其那时候的人还迷信,河里是有河神的,浪这么大是不是河神发怒了?参与截流的将士们也都是心惊胆战,惴惴不安。士气,干啥事都得有士气。

    心病就得用心药治。索励是手提长枪,与战士们列队迎战。一边祈祷神灵保佑,一边是象摸象样的与河神大战。口中还念念有词“王尊建节,河水不溢;王霸精诚,呼沱不流;水德神明,古今一也。”

    看起来好笑,却是十分有效的手段。这就同现在喊口号“加油、加油,一、二、三”,差不多。整整三天河水终于平静下来了。楼兰这一地也就此变成了鱼米之乡。

    据说有关专家曾经乘坐直升飞机专门考察过孔雀河,看看索励到底在哪筑的坝。孔雀河虽然几经改道,但是从空中看来每条河床都历历在目。当然当年的坝址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不过从楼兰出土的汉简里关于屯田的事是特别多。

    但是也就是从河西大乱的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左右,一度兴旺的楼兰屯田不见了。西域长史府的一众人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鄯善的各级官员。不仅有鄯善各级领导前来视察的报道、记录,还有向此地移民的记载。看来河西的混乱对晋军在楼兰的存在还是有一定影响,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戊已校尉府也遭到了攻击。

    咸宁元年(公元275年)、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在高昌壁的戊已校尉府就连续不断遭到鲜卑人的攻击。幸运的是这一支鲜卑人却不是河西鲜卑,没有与河西鲜卑联动的意思。

    根据以往汉朝的屯田经验看,无论是在楼兰还是在高昌壁都不会屯留很多的部队。一千人是个上限,当年班勇出塞也就带了五百人。在遭到袭击的情况下,戊已校尉请求西域长史率部支援就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历史上对这两场战斗的记载很简单,但是一次比一次凶险。战斗的规模是逐步扩大,咸宁二年的战斗单单被斩首的鲜卑人就达四千人之巨,另外还有九千人被俘,以至于整个部落最后都投诚了。

    马循的战果无疑是辉煌的,看起来我们对关外的担心是多余的了。同样,武帝对马隆的担心也是杞人忧天。因为很快,武帝就接到了马隆的战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车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