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7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1-1509:06:30

    盛极而衰(一)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平灭东吴之后,中原王朝又恢复了一统。司马氏一门祖孙三代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高兴那是必然的。作为成功者的司马炎也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武帝的脾气是特别好,待人是宽厚仁爱,对谁都是笑呵呵不发脾气。即使对自己的死对头,比如刘禅、曹奂,孙皓这样的高级俘虏也能给予优待,享受退休领导人的待遇。这基本上是一个很难想象的一件事。亡国之君还能够善终,那就是福分。

    对敌人都这样,对自己同志就更像春天一样温暖了。天下安定之后,武帝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计划,要与全国人民一同致富、奔小康。其中一个具体措施就是户调之式。也就是根据人口的年龄、性别对土地、税务进行统一的调配。保证了每个农民都可以合法地占有相应数量的土地,当然也要交相应数量的税。

    当然了政策不仅向着老百姓,武帝也没忘了给官僚士绅以一定的照顾,让阳光雨露也照顾到这些脑满肠肥的人,比如说规定当官的可以多占田,还可以庇护官员家属。但是限制就是限制,这种政策不可避免的遭到土豪劣绅的抵制,全国范围内有钱的不是土豪劣绅的基本没有。

    但是老百姓也有办法,可以垦荒啊。发挥南泥湾精神,到荒山野岭去,老百姓的积极性还是很高,开荒的热潮一个接着一个。要不说举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呐,政策好哇。全国的人口数量也不错,大约一千六百多万,不多也不少。多了,吃饭问题难解决;少了,干不了啥事。可以说基本具备了进入什么盛世的条件。

    武帝自己也觉得不错,刀枪入库、马上南山,武装部队纷纷专业回家参加大生产。每个郡也就留下少量的警察之类的维持治安足以。

    社会一发展,经济一繁荣,马上各种不正之风就刮了起来,最严重的就是奢侈之风。河西路不是通了吗?从塞外可以引进大量的奢侈品。比如说香料就是从西域进口的主要物品之一,由此还产生了一句成语“偷香窃玉”。说起来也是一个香艳无比的小故事。

    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就更不用说了,既说明了当时经济的繁荣,也体现出有钱人的奢华。而斗富行为的本身则带有很强的异域色彩,斗富、斗宝正是胡商的习俗。这个石崇正是靠着劫掠各地的使者、商旅发家致富的,想来也是深受影响。文化的交流也是无所不在。

    对于这些奢侈,晋武帝是没办法制止的,因为武帝自己也有一个嗜好、或者说缺点,就是晋武帝比较好色。当然不论男女不好色的人基本没有。但是晋武帝太好色,曾经下令一年之内全国的婚姻登记处歇业,武帝要在全国范围内选秀;吴国投降之后,吴主孙皓宫里的美人也一并被晋武帝拿下。人家是佳丽三千,晋武帝这是佳丽上万。每天到哪儿睡觉就是一个头疼的事,自己是作不了主,都挑花眼了。本来晋武帝是比较节俭的,统一天下之后有点变坏了,想享受一下。领导也有七情六欲不是?再加上好色就没办法节俭了。

    这人一好色就容易出问题,身体就吃不消。酒乃穿肠毒药、**乃刮骨钢刀,老哥一个对付一个万人队,还不许别人帮忙谁也受不了。

    永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终于是积劳成疾,撒手西去。千斤重担就落在了皇太子司马衷肩上。这就是汉惠帝。西晋王朝就此坐上了滑梯,想不下去都不行了。出啥事了?不是形势一派大好吗?

    刚才我们光唱喜歌了,晋武帝司马炎也给自己的国家埋下了几颗地雷,而且是结构性矛盾解决不了。相比之下奢侈是小问题,也就是搞两个运动、提几个倡议就可以搞定的。

    武帝在建立晋朝之后对自家子弟是大加封赏。这也不奇怪,龙子凤孙、鸡犬升天。晋朝的同姓王爷可是有职、有权,关键还有兵权,大郡国数千、小郡国数百。这就是开历史倒车,几乎回到了分封制。这么做也是吸取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盛极而衰(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