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8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1-2907:42:39

    谁之高昌

    戊己校尉赵贞驻节在高昌壁。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为啥?大家对事物的看法很难统一。即使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赵贞站在高昌壁对河西的事物就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张骏接过前凉大旗之后,赵贞就采取了断然的行动。

    历史上没有交代赵贞具体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与前凉决裂,使得后来人只得瞎猜。这一、两年河西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有许多原因可以拿到台面上来说一说。比如说前凉向刘耀的前赵称臣。

    前凉一直自称是西晋的孝子贤孙,虽然西晋已经正式关门多年了,还是一直使用西晋的年号。虽然听说了东晋小朝廷已经在江南开张了,但是还是痴心不改。现在向刘耀称臣,接受刘耀的官职,画皮就被扒下来了。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赵贞反出前凉的一个原因。赵贞也是忠于西晋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也确实是一个说法。不过乱世之中,这种民族大义虽然确实要讲,最终还是要按照现实的利益来决定取舍。一旦有个缓急,虚无的年号只能带来心理上的慰藉,万里之外的江南也只能摇旗呐喊,赵贞这个塞外孤子即使有也只能把这些放在心里,决不会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另一件可能引起赵贞不满的就是张骏这个人,一个看来只会泡妞的帅哥来领导前凉确实是一件很玄的事。没准在赵贞看来前凉的小店快不保了。在刘耀的外力压迫下很可能朝不保夕。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没有必要现在就举起反革命的大旗,等到前凉垮台不就可以自然独立了吗?所以,赵贞可能真的很不喜欢张骏,但是这位小帅哥却不是赵贞采取行动的直接原因。

    再一个可以影响赵贞心态的就是焉耆的动态。前焉耆王、现在的龟兹王龙会这几年在西域的行动是令人印象深刻。帕米尔高原以东的国家没有不听从龙会号令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势力。焉耆在西域的做大与前凉的西域政策有着根本的冲突。一旦前凉缓过手来,双方有一场大战是可以预料的。高昌就必然成为战斗的前沿。

    前面我们说过高昌是魏晋这一时期西域交通的关键点,中路、北路都经过高昌。正是焉耆与前凉的交汇点,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打起仗来,这个高昌壁就会成为残墙断壁。赵贞这个父母官不得不为自己这个家谋划谋划。赵贞的打算是趁着双方没有开战之前,自己先行独立,取得双方对自己独立地位的认可。一旦开战高昌壁就可以置身事外,左右逢源,唯一的职责就是借道而已。虽然有点一厢情愿,也算是一个出路。

    那么,赵贞有什么本钱可以独立吗?赵贞的本钱就是高昌壁。

    从东汉的时候开始,高昌壁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屯兵的壁垒了。汉军那时候主要的屯田据点已经移到了高昌壁东南的柳中,无论是首次出击匈奴的窦固,还是后来的班勇都是屯田柳中。不知不觉之间高昌壁已经升格了,虽然还没有正式的行政编制,现在称作高昌市还是比较合适。最起码也是一个小市镇。如果仅仅是一个屯兵的场所,没有居民补充兵员、没有税收,给赵贞二十个胆子也不可能独立。

    进入魏晋以后,高昌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进一步确定,商人成为经常光顾高昌的主力。为了经商的方便在当地买房子置地就是再正常不过的,在高昌的内地人很多。尤其是中原发生战乱之后,很多人不都向河西迁移吗?那么,更进一步如果有些人迁移到高昌是不会让我们感到意外的。

    现在的高昌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考虑,还是从人口、土地的配置上都具备了独立的条件。城市里有人,可以补充人力资源、税收,城外有田,可以补充粮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张骏出任前凉的军政首脑给赵贞提供了一个契机。赵贞认为无论如何前凉都得吃下自己独立的苦果。怎么说高昌也在千里之外,那就是远征。当前的形势下前凉是内忧外患,出兵讨伐的可能性等于零。

    这也是大部分前凉官员的看法。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武攻文卫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