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29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2-1205:05:41

    大地流浪者(三)

    吐谷浑这一走真是到了万里之外。先是来到阴山脚下,可是这里已经是别人的牧场了,鲜卑拓跋氏早已在这里安了家。虽然吐谷浑的部落不大,也是一个竞争对手,显然这里并不是吐谷浑的乐土。吐谷浑在这里大概游牧了一二十年,随后趁着八王之乱,吐谷浑率部从阴山南部进入河套南部,然后越过陇山来到了陇西。

    这个时间大概也就是张轨到凉州不久,不知道两者有没有什么交流。估计即使有什么交流也是拿刀对话。张轨是不会允许一个外来户在凉州安家的。只有一千多户的吐谷浑部落注定了是匆匆过客,还得再向南、再向西。

    吐谷浑的最后落脚点在西零(青海西宁一带)、甘松,一直到西部的白兰,也就是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都兰一带。这一带我们知道是羌人的领地,也许附近还有氐人、汉人。这一片土地足够大,足以容纳下着许多不同的部落。

    大约在公元317年吐谷浑去世,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吐延。吐延是项羽一样的人物,身材魁梧、勇力过人。经常感叹自己是生不逢时、生不逢处。没有生在汉高祖、汉光武的时代参与争雄天下,没有生在中原天天聆听圣人的教诲,而是在这偏远苦寒之地做着图谋天下的春秋大梦。吐延确实似乎是有点大材小用了,但是也不是没有用武之地。

    青海西宁这一带正是羌人、氐人游牧的地方,这两个民族是汉化比较深的,半游牧、半耕作,处于半定居状态。这对于纯游牧的吐谷浑部落来说是个新鲜事。吐谷浑部落这个外来户不可避免地与地头蛇产生纠纷。之所以能在这安营立寨都是仰仗吐延的勇武,周围的羌人、氐人都怕他。吐延用武力暂时压服了周围羌人的反抗,自然也就成为这些人的眼中钉。不用我说你也猜到吐延的最后结局就是遇刺身亡。

    吐延在当了十三年领导之后,死在了羌人首领姜聪的手上。临死前传位给自己十岁的儿子叶延。叶延长大之后,采取了全新的策略,与当地的羌人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关系。

    具体怎么做的我们不太清楚,但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除了互相理解、融合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出路。当然融合的过程并不一定是阳光灿烂的。最后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开始有了正式的官员,政府形态初步形成了。当地的羌人也成为新集体的一部分,虽然矛盾还是存在着,最起码在一个锅里舀饭吃了。这个国家就以吐谷浑的名字命名。

    吐谷浑,现在我们提到吐谷浑就是一个国家了。这个国家基本还是以游牧为主,有城郭,但不住在城里,而是逐水草而居,四处游荡。国家也没有固定的税收,那要是没钱咋办?没钱就直接从有钱人家里拿。

    这合适吗?

    有啥不合适的?谁让你那么有钱。有钱花不完政府帮你花一花不正合适吗?!估计吐谷浑的有钱人也是习惯成自然,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花完了再赚呗,谁花不是花?国家一旦垮了真就没有赚钱的地方了。

    大概在公元351年左右叶延去世,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碎奚。碎奚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内部问题,一个是外部问题。

    我们先说内部问题。吐谷浑这个国家也算是多民族,包括鲜卑人、羌人,也许还有氐人、汉人。内部的斗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一不小心国内的大权就落到了羌人手上,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以羌人为主。这就危险了。

    那咋不小心点?问题的发生碎奚要负相当的责任。碎奚这个人非常仁慈。仁慈有啥不好吗?太仁慈了,仁慈到没有威严、没有决断,就成了妇人之仁。

    碎奚有三个弟弟,据说都不太好,是肆意妄为,还抓权。对此碎奚没啥意见,长吏羌人锺恶地看不惯了。担心他们危害国家,就同司马乞宿云商量要为国除害。锺恶地先生真地这么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吗?恐怕未必。正如锺恶地对乞宿云所说的,大王身边都是我们羌人子弟,一个眼色连他也能拿下。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内部斗争。锺恶地是先斩后奏将碎奚的三个弟弟一举拿下,就差提着人头来见碎奚了。也许碎奚的这三个弟弟真的不怎么样,但是这一事件对碎奚的刺激太大了。直接导致了数年之后碎奚抑郁而终。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外部,外面的世界是真精彩。当然吐谷浑所处的位置也是很精彩。偏远山区也精彩?谁说偏远地区就不能精彩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大地流浪者(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