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0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2-2207:40:37

    佛家至宝(下)

    他来干什么来了?没有一本书告诉我们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他的出现也是在边边角角的地方透露了一下,但是能与弥窴、休密驮搅在一起其目的昭然若揭。政治斗争历来是残酷无情,何种手段都得使一使。这位王弟也希望借助符坚的力量消灭大乘教派,辅立自己为新的龟兹王以恢复小乘教派的辉煌。

    符坚是久闻鸠摩罗什的大名,当年梁熙的西域巡阅使就带回了鸠摩罗什的消息。不仅如此符坚身边的道安和尚也是数次向符坚推荐鸠摩罗什。在当时中西佛学界鸠摩罗什与道安堪称东西双璧,双方是神交已久,只是无缘见面。他们是如何互相知道的呢?都是业内人士想必有他们自己的消息来源。别看符坚的军队出塞入塞不容易,双方佛学界的交流还是蛮多的。

    能与鸠摩罗什相提并论,这道安和尚也不是凡人。自幼就是孤儿,十二岁出家。孩子非常聪明,只是有个不是缺点的缺点,长得比较困难。太困难了,按照现在的说法只能演反面角色,到了庙里就只能干一些粗活、重活。一干就是好几年,道安倒是任劳任怨。几年以后实在憋不住了,就请求禅师能不能来本经书读读?

    老禅师可能也觉得过意不去,就给了他一部有五千字的辩意经。道安是边干农活边看书,也就是抽空看了看。当天晚上回来就把经书还给老禅师。第二天又请求能不能来本别的书。老禅师就挺来气,昨天的还没看完又要新的?别贪多嚼不烂。虽然对道安已经读完上一本的回答不太相信,老禅师还是给了道安一本新经书,一万字。

    当天晚上回来又把书还给老禅师,这回老禅师要考一考道安。这一考不要紧老禅师也来了一句,这个小孩不寻常。道安是过目不忘,都记住了。这回老禅师知道了这个小孩不适合演反派,还是演正面人物吧。之后给道安正式受戒,也不再限制道安了,愿意干啥就干啥吧。道安就四处游学,读书万卷、路行万里,最后必然是名扬天下。

    这道安有几个贡献可得先说一下。当时在中原由于戒律不全,管理越来越多的僧众就成了问题。乱世嘛,出家又安全、又有饭吃,就同去、同去了。道安根据现有的规范制定了完备的汉地行为规范,而且很快就为天下寺院所采纳。直到鸠摩罗什东来翻译出真正全本的戒律才被逐步废弃。第二个贡献就是统一了天下僧尼的姓氏。在此之前和尚、尼姑姓什么的都有,一般根据师承起姓。比如说师傅从天竺来的,就姓竺。到道安这开始所有的僧众都姓释,佛祖释迦牟尼的释。

    乱世之中道安是四处漂泊,最后几经周折来到襄阳弘法。符坚自然也就知道了道安的名号,很想把道安请到长安。佛学的信徒这么多,符坚也不得不上心。有人信就得对他进行管理,让之为我所用,以增强政府的号召力,否则就可能成为别人攻击政府的借口。

    后来打下襄阳之后,符坚就把道安请到了长安是待为上宾。按照符坚的说法就是用十万大军请来一个半人,这一个人就是道安。

    有了道安这个当代高僧,符坚对鸠摩罗什能陌生吗?现在听到鸠摩罗跋提的详细介绍之后是更加神往。如果能把这位大师请到中土对强化自己的统治、建设和谐社会那好处是大大的,只是怎么请却是让人大费思量。接下来鸠摩罗跋提的建议与符坚就不谋而合。

    鸠摩罗跋提的意思很清楚,龟兹的水太浅,藏不住大龙。这三样宝贝只有到了中土才能够发挥大作用,才能弘扬佛学、普度众生。现在符坚与鸠摩罗跋提风云际会,也许就是佛祖的旨意,符坚应该尽快发兵迎三宝到中土。

    现在我们明白了,来了四个人,有三个不同的目的:弥窴与休密驮希望借助符坚的力量抑制不断壮大的龟兹;龟兹王的弟弟希望能够打断大乘教派在龟兹的兴盛,恢复小乘教派的辉煌;鸠摩罗跋提希望佛家三宝能够东传以兴盛大乘教派。世界正是如此的复杂。

    何去何从,符坚得做一个决断。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第四章吕光西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