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2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1-1508:17:47

    我回来了,大家好(下)

    避难在孤独部的慕容文领人发动了兵变,逃之夭夭。连刘库仁也遇害身亡。孤独部的权力就转移到了刘库仁的弟弟刘眷手上。刘眷也是猛人,开始了一轮新的征伐。在善无(现在山西右玉縣)击败了贺兰部,在意辛山(内蒙古二连浩特)击败了柔然,兵锋很盛。

    这就引起了刘库仁的儿子刘显的不满。不满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刘显也想当个主要领导。虽然刘眷的儿子刘罗辰也提醒过父亲,但是刘眷没当回事。果然不久刘显就找个机会杀了刘眷自立。

    刘显掌权之后就琢磨着下手收拾拓跋圭。这种想法看起来突兀,细想一下也是很正常。一旦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量变产生质变,人人都有当老大的冲动。孤独部的兵锋这么盛,刘显没有啥更远大的理想是不现实的。

    想来拓跋圭已经十五岁了,在民众中也建立了一定的威望。又是献明贺皇后的长子,也算是根红苗正。这个前代国的王子使刘显感到了威胁。养着这位前皇子终究是祸害,不如杀光灭净,闹个干净。

    于是拓跋圭又开始了一个十分惊险的逃亡,去找自己的舅舅贺讷。过程也是很凶险,可以拍成一个大片了。贺讷对自己这个外甥的到来是又惊又喜。

    贺讷是拓跋圭能够复国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舅舅的支持,一切都不可能。而且,贺兰部内部对是否应该支持拓跋圭也不是铁板一块,拓跋圭的另一个舅舅就持反对意见。贺讷一方面可能真的很看重拓跋圭,但是贺讷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盘算。

    近几年贺兰部的日子不大好过,最主要的威胁就是来自于独孤部。而当年代国的大部分民众都投到了独孤部门下。如果可以扶持拓跋圭复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削弱独孤部,也可以使未来的代国上下对自己感恩戴德。总之,这不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拓跋圭在牛川(内蒙古锡拉木林河)登基之后,一点点地喜悦都没有。自己是如此的弱小,很多原来的部众都不买自己的帐。

    “三岁犊岂胜重哉?”

    拓跋圭太年轻了,能承担起千斤的重担吗?很多人都不看好。要想生存,拓跋圭的道路还是很慢长。深思熟虑之后拓跋圭想起了一句成语:大义灭亲。

    咋想起这句了呢?拓跋圭突然间意识到自己要想发展,也许第一个要收拾的没准就是自己的舅舅。当然对面的独孤部,西部的铁弗部,也都是必须收拾的。没什么别的原因,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生存空间严重重叠。

    一个月以后,拓跋圭毅然选择脱离舅舅,南下盛乐城。盛乐城就是拓跋人的圣地,当年拓跋猗卢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拓跋圭也希望到那里去开辟自己的天地。但是下面怎么走,怎么收拾自己这些恩人们,还没想好。

    还没等拓跋圭想好,挑战已经来了。

    拓跋圭南下盛乐城表现出的是积极进取的姿态,也挺吓人。这也算一种狐假虎威,南下的是拓跋圭,拓跋圭后面站着的却是贺兰部。这个压迫使独孤部发生了裂变。刘显的族人刘奴真率部来降。这个刘奴真很可能就是是刘眷的儿子,与刘显有杀父之仇。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刘奴真归降了拓跋圭,刘显不得不率领独孤部向南退到了马邑。

    随后刘显的反击也就接踵而至。刘显从西燕皇帝慕容永(一不小心,西燕换了好几位皇帝,太勤了。)那里找到了拓跋圭的叔叔窟咄。窟咄已经被慕容永任命为新兴太守,刘显保着窟咄就是来争位的。叔叔的号召力就是比侄子大,窟咄这一出现,拓跋圭的阵营简直就有瓦解的趋势。

    当时的拓跋鲜卑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序的皇位继承制度,拓跋圭虽然是拓跋什翼犍的嫡系子孙,也不是天然的王位继承人。有资格出来争一争的人很多。

    现在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阵势,贺兰部支持的拓跋圭对独孤部支持的窟咄。似乎按照事先排好的剧本,拓跋圭就应该向舅舅求救,双方大战三百回合。然而拓跋圭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引狼入室。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引狼入室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