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3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1-2507:22:19

    河西大乱(上)

    对西秦逐步强盛感受最深的就是西秦西南部的吐谷浑。从西秦一建立,吐谷浑的领土就逐步向西向南收缩。一方面乞伏兄弟确实是能征惯战,另一方面吐谷浑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大权根本不在主要领导手上。

    这一段吐谷浑的主要领导就是视连,视连的父亲是曾经向苻坚进献过好马的碎奚。从碎奚开始吐谷浑的大权就落在了以钟恶地为首的羌人集团手中。吐谷浑皇族几乎就是靠边站了,视连登基之后连续七八年无所事事。不是不想干点啥,是没啥事让你干。

    事情的发展非常奇妙,等到视连的儿子视罴登基的时候,吐谷浑内部的斗争已经告一段落。主导权又回到了皇族手上。估计是西秦帮了忙。在与西秦的反复作争斗中估计羌人的势力遭受了沉重打击,吐谷浑皇族一举夺回了对国家的控制权,并牢牢掌控以至永远。

    公元390年视罴登基,乞伏乾归照例派出使者要对视罴的资格进行确认。很遗憾,这一次视罴强硬了一把,要甩开乞伏乾归的拐杖,自己做主了。对于视罴这种明目张胆的反叛,乞伏乾归暂时真就没有什么好办法。西秦虽然强大,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河西还有吕光的后凉。

    吕光回到河西之后也开始了兼并战争,几年下来河西大部分都划到了吕光的地图上。公元389吕光年正式称三河王,后凉的大旗就亮了出来。之后吕光的注意力南下,西秦、吐谷浑等割据势力就成了吕光的主要打击对象。

    一想到与强大的后凉对阵,乞伏乾归就有点患得患失,关键是双方实力差距比较大。打还担心打不过,投降还不甘心。双方先后大战了三次,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最后终于酿成了泼天大祸,河西混战。这一段吕光对河西的统治主要就是全武行。打仗吕光是一把好手,搞民政就露了怯了。身边也没有能用的人,有武力者必以文事佐之。当年初到河西就杀了十几家河西大户以树立威信,一下子就被自己彻底搞臭。慢慢地河西人就有了共识,吕氏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而真正使吕光的统治陷于困境的就是西秦的对战。

    公元392年双方就小试牛刀,吕光派出的是自己的弟弟吕宝。乞伏乾归在金城城下盛情接待了吕宝。乞伏乾归是真客气,吕宝被杀,陪吕宝上路的还有一万多后凉的士兵。这个结果吕光是难以接受,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吕光不是君子。三年后,也就是公元395年吕光就亲统十万大军前来围剿。

    面对气势汹汹的吕光,乞伏乾归采取了断然措施,将都城迁移到了西城(现在甘肃榆中)。即使是这样还是不托底。

    西秦阵营有点动摇,十万大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内部的动摇分子、或者说识时务者就开始劝说乞伏乾归,好汉不吃眼前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理由是一大堆。还都是冠冕堂皇的。在左辅密贵周、左卫将军莫者羝的劝说之下,乞伏乾归把儿子送到了西宁,投降了。

    可是投降这事是好说不好听,不用别人说,自己想想就有屈辱感。吕光大军撤退不久,乞伏乾归就幡然悔悟,杀了内部的投降派再次举起义旗。

    乞伏乾归这样首鼠两端、反复不测,必然使吕光发狂。公元397年吕光再次南征西秦。这次派出的主将是吕光的另一个弟弟吕延。打头阵的就是吕氏家族二代中的佼佼者,吕篡。

    第一个被攻克的就是金城,吕篡在乞伏乾归的救兵赶来之前就结束了战斗。让人不寒而栗。开战之前西秦内部也对形势讨论过。众人的意见很一致,打不过,跑。

    跑虽然是好主意,却不符合乞伏乾归对未来的规划。要想有立足之地就得战斗,而且乞伏乾归想起了一位古人,一场大战。这位古人就是曹**,那场大战就是官渡之战。看起来乞伏乾归对自己的定位还很高。

    后凉军控制金城之后兵分两路,一路向东北,直指阳武下峡(现在甘肃靖远县),一路向东南,吕延亲统大军一路攻占攻打枹罕、临洮、武始、河关,所向披靡。可是有一样,吕延一直没有找到乞伏乾归的主力。吕延找乞伏乾归,乞伏乾归也看上了吕延,吕延就是乞伏乾归内定的袁绍。

    这一日吕延得到情报,乞伏乾归正率残部逃向成纪。这就是乞伏乾归洒下的香饵,假情报,报信的就是乞伏乾归的探子。吕延这个人有点虎,有勇无谋还不听别人劝。咋说都不行,谁说都不行,吕延认定了乞伏乾归就是望风而逃,是坚决争取袁绍这个角色。

    乞伏乾归这个导演当然是满足了吕延的要求,在一场伏击战中把吕延送上了路。败军一路退回枹罕,后面的吕光也退回了估臧。

    就是在一仗打开了河西混战的大门。

    西秦与后凉的战斗刚刚结束,在廉川(现在青海省乐都)就兴起了一股力量。也不是外人,鲜卑秃发部。就是前凉张轨时候大闹河西秃发树机能的后代,也算英雄有后。秃发乌孤自立为王,史称南凉。不过这不是这场战争催生的,去年秃发乌孤就已经打出广告了。当时吕光想给秃发乌孤个官做做。一片好心,秃发乌孤却当了驴肝肺。也难怪秃发乌孤正准备做皇上,谁稀罕吕光封的小官?

    真正被战争催生出的新生势力还是在后凉的内部。西平太守沮渠罗仇、沮渠曲粥兄弟参加了吕延讨伐乞伏乾归的战斗,事后小哥俩直犯嘀咕。主帅阵亡,弄不好吕光会怪罪到自己身上。这不是莫名其妙的担心,吕光这几年年纪大了有点昏愦,耳根子还比较软,擅杀大臣的事也不是没有。按照弟弟的主意那就是干脆也自立为王,保命要紧。

    没想到被哥哥打了回头,理由只有一个“我们家世代以忠孝传家,以此闻名河西,宁可天下人负我,不能我负天下人。”

    这沮渠家虽说是匈奴人,早在东汉窦融的时候就跟着窦融保卫河西了。一晃这也是好几百年了。能以忠孝传家真是不容易。不过哥哥稍微迂腐了一点,很快哥俩就同历史上大多数的忠臣一样被所谓的昏君处死了。

    冤,比窦娥还冤。很快族里就召开了追悼会,十里八村的、沾亲带故的都来给忠孝之人送行。追悼会上这两位忠臣的侄子沮渠蒙逊发表了一番异乎寻常的演讲,“吕王无道,残害忠良,有不怕死的跟我来,给冤死的叔叔、大爷报仇!”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河西大乱(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