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6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2508:14:1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韩信、刘邦这个三角关系是世人皆知。没有萧何夜下追韩信,就没有刘邦的一统天下;没有萧何的巧言令色,也就没有韩信的命丧黄泉。世态炎凉,谁也没有办法预料未来会是如何演变。

    索元绪成为敦煌太守之后,敦煌人民是遭了殃。索同学本身性格上有些缺欠,为人都比较粗暴,不太和善,但是粗暴到动不动就杀人就太恐怖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索同学的倒行逆施,使敦煌人民想起老领导、老上级,原来的郡长李恂同学。

    据说李恂同学在敦煌任上的时候有德政,天天不杀人。在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比较之后,敦煌人决定把李恂迎回来。据说以宋意为首的几个大户一商量,就这么办。数日之后,在北山的李恂接到了宋意的密信。

    逃亡的生活还是充满了苦涩,关键是前途比较渺茫。在山中称王称霸,逍遥是逍遥了,逍遥的背后掩藏的是迷茫。宋意的信给李翻、李恂兄弟带来了些许希望,也带来了争论。

    没有这封信,李氏兄弟的未来还是一个未知数。最终很可能亡命域外,在西域的某个国家寻找自己的归宿。有了这封信,复辟就是一个让人冲动的念头。李家在河西二十几年的经营不会一点根基没有。况且李恂的亲戚唐敖还控制着晋昌,运作好了不是一点机会没有。当年李暠能够建立西凉,唐敖的父亲唐瑶是居功至伟。两家的关系是非比寻常。没有唐瑶的首先倡议,李暠怎么做还是个未知数。

    然而李翻、李恂兄弟对未来产生了分歧。李翻还是继承了父亲的冷静,对现实客观的评述让李翻更理智,复辟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李翻、李恂兄弟还在敦煌的时候,有兵有将都没有什么作为,现在还能做什么?

    争论的结果是李恂率领数十名骑兵奔往敦煌城,李翻则不知所终。

    重新进入敦煌城是不应该有任何悬念的,似乎不得人心的索同学只能逃之夭夭。读史到这里我非常怀疑蒙逊这个任命。很明显索同学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郡长,尤其是作为河西重镇敦煌的郡长。到现在为止,索同学起到的唯一一个正面作用就是引诱散落在北山的李恂等人再次回到敦煌。好让蒙逊有机会斩草除根。就是宋意的邀请函也很像一个陷阱。

    李恂此来也就是一个冒险之旅,孤城一座连一点腾挪的机会都没有,会有什么前途?还没等李恂与唐敖联系上,蒙逊的世子德政就领兵前来围攻李恂。

    这个时候李恂想起了老爸的十二字真言,慎深用兵。不打还会有什么希望,打不赢也就是灭亡,只有打赢了才能唤醒周边数郡对李家的信念。

    看到李恂缩在城里不出战,蒙逊亲率大军前来围攻。蒙逊的反应是很快,不扑灭李恂,很可能就是星火燎原。敦煌城被四面围定,蒙逊在城外修筑大堤,引水灌城。很快城墙就吃不消了。

    束手无策的李恂请降,不允,蒙逊是憋足了劲要屠城。

    在李恂苦苦支撑的时候,城内的几个大户又召开了闭门会议。这些人有点后悔把李恂请回来。索同学只是一个小鬼,李恂的回归把蒙逊这个阎王引来了。一时的冲动没有带来安定,还导致了更大的灾难。经过慎重讨论,宋意又代表众人给蒙逊写了封效忠信,李恂自然是最好的见面礼。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诚然。

    城破,李恂自杀,李家子弟是星散。李歆的儿子李重耳侥幸逃出城外,辗转来到了江南,投在刘裕建立的刘宋门下为官。后来又到了北魏。据说李重耳的后代出了一位英雄李渊。落在蒙逊手里的李宝(李翻的儿子)则被迁移到了姑臧。开始了不是囚徒的囚徒生活。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出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