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37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3-0907:42:20

    出路何在?

    重病之中的大檀哪经得住这样的折腾?拓跋焘领兵退走之后,大檀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曾经横扫草原的大檀,在涿邪山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默默地离去。汗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吴提,这就是敕连可汗。

    辛辛苦苦五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一战柔然仅仅投降的人口就达三十万,损失战马上百万匹,牛羊不计其数。大檀留给吴提的真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人被打散了,牲畜也都跑散了,往日臣服在柔然手下的部署也都挺起腰板纷纷自立了。悦般、嚈哒也都纷纷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唯一让吴提感到比较欣慰的是拓跋焘还是很够意思,临走之前也为柔然留了一条后路。那就是把草原上另一个强手高车也痛击一顿。

    拓跋焘率军回到漠南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家。得陇望蜀,贪心的人又盯上了草原东部的高车人。这一次拓跋焘没有亲自前往,累坏了。左**仆(副总理)安原率领一万骑兵对高车人进行了突袭,又迫降了数十万的高车人。这些人统一被迁徙到了漠南,过起了半定居的生活。会种地的种地,不会种地的继续放牧。这就等于在漠北给柔然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慢慢的吴提身边又聚集了大量的部众,稍稍恢复了一下往日的气势。但是下一步怎么走,吴提有点踌躇。再与北魏强硬的抗衡,有点不现实;就此投降还有点不甘心;更担心的是随时会从天而降的二次打击。

    人在困难的时候最容易想起的就是盟友,可是刚刚建立的反魏联盟,还没有举行过一次例会就遭到了残酷的打击。越是这个时候,越是显得联盟的重要。在稍事安定之后吴提派出了南下的使节,要与刘宋深度地沟通一下。要能说服刘宋北伐,给拓跋焘一个教训则是最好不过的了。

    实际上不用吴提提醒,刘义隆比吴提还着急。柔然使者到达江南的时候,刘义隆已经起兵北伐了。第二次南北大战正式开锣。刘义隆手上能用于北伐的总兵力五万。不过划船的到了陆地上是有些不适应,没有了脚下的滚滚波涛,水军们反而有些站不稳了。

    一切都不出崔浩同学的预料,即使把黄河以南的土地让给刘宋,刘宋也守不住。战争进行到公元431年的时候,刘宋败局已定。能做的就是怎么样安全的回到江南。

    端坐在平城皇宫内的拓跋焘,感到了无限的喜悦。对刘宋战争的胜利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曾经冥顽不化的柔然也变得温顺了许多。公元431年六月吴提的使者来到平城,向昔日的敌人表达自己的敬意与臣服。

    拓跋焘也曾经无数次地想过如何处理在草原上顽强地活着的柔然。当然了思考之余,后悔是不可避免的。回来不久拓跋焘就知道了当自己在涿邪山外徘徊的时候,在山中的大檀正弥留在人生最后的旅途之上。后悔,就是没有地方买后悔药。

    既然不能够斩尽杀绝、不能够彻底降伏,就只有想办法友好相处。拓跋焘已经传令给守边的将士,对敌斗争是复杂的,不能只知道砍砍杀杀。外交工作要统一按照中央的调子走,不得擅自作主。对于误闯入北魏境内的柔然人,拓跋焘更多地表现出了和善,软硬两手,在硬的使尽之后,该软的登场了。

    现在吴提遣使贡奉,多多少少表示出了一种姿态。随着事态的发展,如果能够用和亲的老招子拴住柔然这头野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吴提是不得不谴使贡奉,表现出些许的恭顺。在刘宋也折戟沉沙的情况下,短期内是没有人能够动摇北魏的强势地位。好汉不吃眼前亏,暂时的恭顺是无奈,更是智慧。

    公元431年的平城是一个热闹的不平凡的平城。周边各个势力纷纷在平城设立办事处,以其掌握北魏的政策走向。估计平城的地价又得涨。八月,北凉、吐谷浑的使者象约好了似地,同时出现在了平城。一个是无奈的恭顺,一个是主动的炫耀。

    我们先来看看炫耀胜利的吐谷浑。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梦想成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