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0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4-1406:36:33

    仇池事变(下)

    杨难当就以司马飞龙为主帅进攻蜀地,这一去就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乱世称雄是那么容易的吗?司马飞龙被益州刺史刘道济斩于阵中,可是经此一役司马飞龙这个名字却更加闪闪发光,成为一个符号、一个标志。

    杨难当这一搅和,虽然力度不大,却成为别人借力打力的一个支点。蜀地就此发生了混乱,诞生了一个新的割据势力。蜀中五城的帛氐奴、梁显、赵广趁乱起事。这几位应该算是起义军吧。

    起义的缘由有两个,一个是帛氐奴、梁显被任命为参军一事。这个帛氐奴我们的多说两句,据有关专家考证帛氐奴可能是龟兹王族。龟兹王族姓白,也叫帛。如果是事实的话,到隐藏着很多故事。

    升官发财本是好事一件,这事主要领导益州刺史刘道济都同意了,在参军费谦这被拦住了,估计是费谦没得到啥好处。另一个就是关于商业利益的,蜀地商业发达,往来商旅的交易额动辄上百万,甚至数百万。费谦等人强制设限,每次交易“布、丝、棉不得过五十斤,马无善恶,限蜀钱两万”。这就是捣乱,估计是为了借机乱收费,使“商旅吁嗟,百姓咸欲为乱”。民不聊生也是不得不反,只是没有领导、没有一个有号召力的领导。

    没有党代表那就抢一个,赵广在道观里抓来个老道,让他“但自言是飞龙,则坐享富贵,若不从,即日便斩头”。这个假飞龙、真老道就乱竽充数、沐猴而冠,被立为了蜀王。

    刘宋所属的蜀地发生混乱,北魏的拓跋焘自然是拍手称快。仅仅是拍手称快还不够,公元433年九月拓跋焘进封杨难当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梁二州州牧、南秦王,继续怂恿杨难当入蜀。

    得到支持的杨难当更加不可一世,十一月就占据了汉中。随后就给拓跋焘送上了厚礼,把在雍州的七千多家流民送到了长安。人乃万物之灵,还有啥比这更重的礼吗?

    这个亏刘宋是不能吃的,第二年刘宋一个反击就收复了汉中,杨难当也被迫再次向刘宋称臣。

    事情到这就该结束了,在两大强权的夹击之下,小心过日子吧。可是杨难当毕竟不是凡人,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先是在公元435年出手试图化解内部矛盾,释放了侄子杨保宗,让侄子为自己守董亭。之后在第二年自称大秦王,做起了皇帝梦。不过也就是关起门来当皇帝,对北魏、刘宋还是称臣、朝贡如故。

    皇帝毕竟是皇帝,富有四海,称孤道寡之余,心态不可避免地膨胀起来,当年赫连定西奔的时候,杨难当出兵就占据了上邽(甘肃天水)。这就动了北魏的蛋糕,有点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意思了。连北魏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一次出手打击的自然就是北魏,皇帝都是孤家寡人,不需要称兄道弟。

    在北魏的天威之下,杨难当乖乖地放开了抓住上邽的手,缩回了仇池;北魏也没有步步紧逼,和为贵、忍为高,仁义当先。杨难当的大秦王就算保住了。不过好景不长,很快就发生了内乱,叔侄之间的矛盾还是很难化解。公元439年杨保宗兄弟出逃北魏,给了北魏提供了一个制约杨难当的机会。杨保宗被北魏封为武都王,与叔叔分庭抗礼。

    这杨保宗也不是省油的灯,被废黜之后也曾经密谋复辟,只不过没成。兵败之后就蹲了大狱。看起来杨难当还是不够厚黑,杀了杨保宗不是更干脆?杨难当可倒好不仅没杀,几年之后又给侄子安排了新的工作,让杨保宗镇守董亭。现在就是作茧自缚了。

    从时间上看接下来就是北魏对北凉的打击,杨难当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咋了?公元440年的时候仇池又爆发的饥荒,杨难当也需要寻找突破口、转嫁矛盾。北魏强势难以撼动,再次入蜀、攻击刘宋就成为杨难当唯一的选择。

    这下杨难当的路走到头了。在刘宋的不断反击之下,公元442年仇池灭亡,杨难当逃往北魏。刘宋在西北部就与北魏接壤了。

    这个变化是北魏难以接受的。刘宋占据仇池之后,可以从祁山,以及川陕咽喉“散关”两个方向对北魏发起攻击。直接威胁长安的安全,或者向西威胁金城(兰州),进而切断河西路。而一旦切断河西路,去不了西域是小事,刘宋与柔然就真正地手牵手了。反魏大联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给曹魏带来了巨大的麻烦,现在北魏也不得不立即发动反击。

    公元442年七月北魏兵分三路,一路从祁山南下,一路从出散关(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西上,还有一路疑兵南下攻击襄阳。三路大军我们比较感兴趣的是出散关的中路军,领军的两个人比较特殊,一位是渔阳人皮豹子,一位是出身东晋皇族的北魏琅邪王司马楚之。

    东晋王族能成为北魏的大将也是一奇,也算东晋灭亡后的走投无路。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司马楚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