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4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6-0206:46:34

    角逐(上)

    连续看了两次之后,予成似乎明白点了。要着手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能干等。予成的目光转向了西域,与其等着北魏自行**不如把西域先收拾了。这倒与献文帝不谋而合,南北大战结束之后,献文帝急吼吼地就与刘宋恢复了邦交,然后把目光转向了西域。

    恢复邦交好哇,伪装成使节的探子直接就可以过去了。明火执仗地窥视,不用任何遮掩。大战之后双方也都希望加强了解,抚平伤痕以利再战。所以,刘宋皇帝刘彧也没有拒绝,来就来吧。

    同样把目光转向西域,献文帝可没有派一兵一卒出关,而是兵锋直指吐谷浑。献文帝旧事重提,要把前两年打的那场夹生仗,再打一遍。这回换了一员主将上党王长孙观。也不再分兵两路了,就是一路免得互相推诿、再出问题。这一次吐谷浑王拾寅也没有跑,在曼头山下列阵而待。

    拾寅希望在这个十字路口把北魏军队堵住,否则门户大开自己又得逃亡了。四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看着漫山遍野盛开的不知是什么的花啊、朵啊,嗅着空气中弥漫的春的芬芳,很难想象大战过后的曼头山又是什么样。

    曼头山注定了要一次次被鲜血洗礼,去一次次见证民族的冲突与融合。这一次好运还是没有在拾寅一边,一场大战之后,拾寅率着身边的数百人夺路而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现实再一次警告拾寅,与刘宋维持亲密的关系一无是处,那就是一支吗啡,飘飘然之后还是要面对现实的冰冷。北魏才是拾寅首要关注的目标。最起码要一碗水端平了,不能厚此薄彼,这才是夹缝中生存的真谛。

    拾寅跑了,跑不了的、或者是不愿意跑的、拾寅的叔伯兄弟豆勿来率领部众加入了强大的北魏。献文帝对吐谷浑的战争很成功,予成对西域的征服也是很有成效。直接的、可以看到的成果就是北魏接到了一封求救信。

    于阗王秋明郑重其事地向北魏求救,希望献文帝发兵西域,救民于水火。

    献文帝也是郑重其事地召开了殿前大会,深入细致地讨论了于阗的问题。

    秋明在求救信中是煞有介事地描述了一个悲惨的景象,于阗以西都已经成了柔然的领地,如果天兵不至,于阗是朝夕不保。看起来是可怜兮兮,好像柔然人已经将至壕边了,细想起来却是漏洞百出。

    当年吐谷浑侵入于阗的时候多惨啊,数万人死于非命,于阗都没有向北魏求救。为啥,来不及呀。现在于阗使者能够堂而皇之的来到平城,说明没啥事。说来也很好笑,刚刚于阗人还劫了萨珊波斯人给北魏的贡品,现在又哭着喊着向北魏求救,有点异常。脸皮够厚,虽说脸皮厚吃个够,脸皮儿薄吃不着。献文帝君臣可没上这个当。

    献文帝清楚得很,柔然就是流寇,不善攻城,于阗应该没啥危险;再说,如果柔然已经学会了攻城的门道,距离这么远,现在发兵也救不了急。对于这个道理连于阗的使者也表示认同,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于阗与北魏的平城直线距离就三千公里以上,没有小半年的时间解决不了问题。那位说了,为啥不直接从敦煌出军?这倒是个说法,也比较切实可行。在敦煌的尉多侯就请过战,就差写血书了。关键是献文帝根本没有心思在西域开辟战场。一方面国家需要继续休养生息,更重要的献文帝还要在朝廷内动动手脚。

    于阗确实是遭到了柔然的勒索,但是也远远没有信上说的那么严重。柔然想要的无非也就是对西域南北两道的控制,对商旅的往来提供保护,顺便收点养路费什么地。具体做法上也就是派个税务官到于阗,按时把税款运回柔然王廷。这自然就是动了于阗的蛋糕。于阗也想借助一下北魏的力量,出了事想起了大哥,有点晚了。碰巧大哥家里还有事,于阗就得自己帮助自己了。

    献文帝给于阗使者画了天大一个馅饼,送使者回家。等着,别着急,别着急呀,等我去找到铁矿,炼点铁,造好了兵器就发兵于阗。好么,一杆子支出好几十年。数千里之外的于阗可以用嘴对付,南下漠南的予成就真得动动手了。

    当年九月予成再次领兵南下,打上门来了。

    怎么办?讨论讨论吧。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角逐(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