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7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6-2708:17:56

    风箱里的老鼠

    嚈哒人的第一次东进之旅比较短暂,恰似流星一闪而过;却很辉煌,也似流星一样,转瞬间消失在天际之间,留下众人傻愣愣地仰头看着天,似乎还在回味流星的魅力。

    嚈哒东进遇到的第一个像样的对手就是高车。这一年应该是公元496年。云中龙遇到雾中龙,强龙遇到了地头蛇。这是百多年之后嚈哒骑兵在家乡的第一次露面,接待嚈哒人的没有美酒,只有高车人的马刀。双方在天山北麓就是一场混战,这一战可不是一天两天,按照嚈哒人的习惯一定要分出胜负,不打趴下一个决不罢休。

    就在双方缠斗在一起胜负难分的时刻,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静悄悄的发生了政变。随后使节王体玄就出现在了洛阳。

    就像高昌使者王体玄向孝文帝报告的,高昌人自发地杀了高车人扶植的张孟明,拥立马儒为高昌王。

    “自发地,自发地”孝文帝喃喃地念叨了两遍,心说“高昌人什么时候掌握过自己的命运?”

    孝文帝对这个“自发地”感到很疑惑。

    到现在为止独立的高昌已经经历了好几代了。阚爽的高昌、高昌北凉、阚氏高昌国、张氏高昌国,现在是马氏高昌国。统治过、影响过高昌国的势力也有好几个,高昌北凉、柔然、高车。

    每一次换代都是血与火的洗礼,每一个统治过高昌的势力也都会留下自己的足迹,为高昌的历史添上一份色彩。这一次高昌人却自称“自发地”做了什么事,不能不让人深思。孝文帝很感兴趣是谁发动了这个所谓的自发。

    这一次高昌改朝换代的背景扑朔迷离,史料记载更是三言两语,看得清楚,就是看不明白。说了等于没说。要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从周边势力的态势分析一二。

    能够对高昌产生影响的本地势力有四个,北魏、柔然、高车、吐谷浑。

    高车?高车控制着高昌,不可能暗中推动高昌人发动叛乱,推翻自己支持的张孟明;

    北魏?北魏孝文帝正忙着汉化改制,哪有心思搞颠覆?如果是北魏支持的活动,史书上早就大书特书了,这也算对敌斗争的成果。

    柔然?柔然正躲在大漠深处静静地舔着自己的伤口,显然暂时没有打仗的兴趣。估计柔然现在都不敢正眼往西看,否则以现在高车人混乱的状况,柔然人肯定会不请自来。与嚈哒合力攻击高车,两打一,多好的机会呀!

    吐谷浑?有可能。但是这一段吐谷浑与北魏打得火热,几乎年年来进贡,不是送礼就是双边贸易。北魏对吐谷浑的态势应该很了解。况且吐谷浑一步就迈到高昌,这一步似乎有点大。也许此时吐谷浑刚刚在西域探个头,应该没有走这么远。

    除了这几个本地的实力之外那就剩下嚈哒了。嚈哒人在与高车大战的同时鼓动高昌人造反,也是言之成理。只是不知道嚈哒人对天山南北、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生态是不是熟悉到了这种程度。

    不管嚈哒人是否在高昌伸了一小手,嚈哒人的横空出世却是上天赐给高昌人的良机。

    高昌,丝路明珠,其独特的位置决定了高昌就是财富的阀门,控制了高昌就是控制了丝路滚滚的财源。谁能不动心?当然高昌人自己也心动,看着滚滚的银子从自己的手上流向别人的腰包一定是一种非常被刺激的感觉。

    高昌周围强手林立,不身临其境估计很难真正理解高昌人的心境。活着也许是高昌人最基本的要求,在高昌这个地区自由自在地活着也许本身就是一种奢侈。

    统治过高昌的几个势力的兴废基本上都是钱惹的祸,都是背后那只看不见的黑手在作怪。这次废黜张孟明也跑不了这个原因,只不过这一次的推动力很可能确实来自高昌内部。

    高车人的横征暴敛肯定是原因之一。高车人能够打得鄯善国人员离散、满目凄凉,对高昌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对于高车人在鄯善的暴行很多人感到不理解,治一服不治一死,何必要弄得人家家破人亡?

    就是以前的柔然人也没有这么狠。高车的实力不如当年的柔然,文明程度估计与柔然比也有一定的差距。把鄯善打残也许就是想制造一个无人区,逼迫各国商人走西域北路(从于阗到焉耆),然后通过高昌东进。这样才可以大量抽税,快速致富。

    商人都从西域北路走了,吐谷浑控制的青海路自然也就什么生意了。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促使吐谷浑兵出西域。也就是为了维护从于阗到鄯善这一段西域南路的平安,为往来商人提供一个歇脚,补充水源、食物之处。但是估计这个时候吐谷浑还没有做出这个决定。

    也许正是高车人的杀鸡取卵才使得高昌人铤而走险。当然也许高昌人就是想当家作主,就是想做高昌的主人,做自己手中银子的主人。杀了张孟明之后高昌人决定趁着嚈哒与高车胜负未分的空档,溜之乎也。

    环顾四周,能够与高车人死磕的只有两家:北魏、柔然。

    柔然是远水不解近渴,况且也不好找,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北魏,就成了高昌人唯一的希望。恍恍惚惚高昌人听说过高车扣押北魏使节可足浑长生的事,这正说明了北魏与高车并不是牢不可摧的盟友。但是要求北魏为了高昌与高车开战似乎不是一个现实的建议。焦急之中高昌人想起了一个老词:内附。

    高昌使节这一次的主要使命就是请求孝文帝允许高昌人内附。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第六章 回家之盘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