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7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6-2906:50:06

    风雨两茫茫

    常言道:受降如受兵。韩安保的使命虽然仅仅是接高昌人到伊吾,看起来很简单,韩安保的感觉却是如临大敌,**作起来更是小心翼翼。

    作为前线指挥官韩安保最担心的就是高昌人的诚意。对于高昌人主动挣脱高车的怀抱,转而投奔北魏,韩安保是深表怀疑。这种怀疑看起来似乎有点杞人忧天,虽然也是不无道理,关键是伊吾能比高昌安全多少?

    即使高昌人是诚心来投,迁徙的过程也是蕴藏了巨大的风险。“自伊吾北通车师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这也是十几、二十天的路程。两万多人的迁徙,不用说路上遇到劫匪、路霸,就是路上的吃喝也不好照应。一个**作不当,不仅迁徙工作完不成,很可能自己带来的这三千多人也就交待在这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当务之急是与高昌人接上头。双方约定的见面地点是羊榛水,距离高昌四百里。韩安保的打算是先与高昌人见个面,接上头,顺便试探一下高昌人的诚意。然后一起回到高昌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马儒也是郑重其事,派出了能派出的最强阵容,自己的左、右长史巩顾礼、麴嘉。前文我们说过高昌本质上就是一个汉族人的社区,中原啥样高昌也啥样。豪门巨族的影响力是非常之大。到现在为止的几任高昌王都出身豪门,阚爽、阚首归、张孟明、马儒,概莫能外。

    高昌的汉族移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敦煌,另一个是陇西。出身敦煌的高昌人毫无疑问大部分都是沮渠无讳带来的,出身陇西的高昌人则要更早一些来到高昌。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人也许就是吕光年间来到高昌的。当年吕光不是任命自己的儿子吕覆镇守高昌吗?随行的还有很多官二代,当然也少不了其他各色人等。

    不同的出身就自然地形成了两大势力圈,老乡见老乡眼泪汪汪,中国人到哪都忘不了乡亲。陇西这一拨人以麴家为首,敦煌这一拨以张家为代表。估计张孟明就是张家的人,否则哪有资格被立为高昌王。

    麴氏出身金城,也就是现在的兰州。《晋书》中的麴允应该就是麴家的祖先。更有专家考证麴氏原先是河东(现在山西临汾附近)人士,在西汉王莽年间西迁到河西金城(兰州)。这就比较高深了,论证起来很麻烦。实际上就说一件事,麴氏是出身中原的汉人。

    麴家一直是地方上的实力派,在麴允的时候麴家就以豪富著称,与麴家联姻的都是金城太守一类的人物。之后几经战乱避祸高昌。这么多年来逐渐就形成了一个以麴家为核心的宗族圈。到现在麴家的代表人物麴嘉第一次出现在高昌的舞台上,排名第三。

    张家的统治被推翻之后,众人推举马儒为高昌王,势力相对比较大的麴家却阴险地把自己放在了第三位,右长史。

    据后代专家们的考证,马氏、巩氏虽然也是高昌的望族,但是张氏、麴氏的势力似乎更强一些。马儒能成为高昌王很可能具有较强的个人魅力,或者干脆就是豪门们推出来的过渡性人物,甚至是替死鬼。

    这个背景介绍之后,相信对我们理解高昌内部的刀光剑影,以及高昌政权的演变都有帮助。

    巩顾礼、麴嘉率领一千五百名士兵前往迎接北魏的接应使韩安保。韩安保也率领自己的三千子弟兵前往羊榛水与高昌人接头。这个接头是显而易见的,估计什么接头暗号之类的都用不上。双方的人都很多,都是打着自己的旗号来的,一目了然。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非常直接的任务居然没有完成。

    巩顾礼与麴嘉在羊榛水等待多时不见北魏军的踪迹,不得已率人是怏怏而回。

    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高昌人前出四百里,韩安保得前行八百里。都不是一天可以到达的路程。估计双方肯定是约定了具体的日期,韩安保逾期不至,巩顾礼与麴嘉也没有多等。双方就此擦肩而过。

    这个结果很遗憾,让我们看得也很糊涂。八百里的距离,千里之外的约会,有点差错是很正常的。晚个一天、半天的都在正常范围内。问题是为什么巩顾礼与麴嘉没有再多等一会?

    内迁本身就是求人的事,巩顾礼与麴嘉身上可是肩负着高昌人的殷切希望,那是扛着上万人的性命,就这么匆匆结束了?按照道理应该是不见不散的约会,最起码应该等个三五天。

    是双方缺乏互信,还是另有隐情,或者是别有用心?我们不得而知!

    估计巩顾礼与麴嘉走后不久,韩安保就一身臭汗地赶到了。看着遍地的马粪蛋、羊骨头,以及熄灭了的篝火,韩安保知道人来过了,又走了。出了什么事?不知道!

    是非之地不可久留,撤!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主角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