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9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7-2218:23:01

    小桥流水只在梦中

    在北魏朝廷已经明确表达不同意内迁的态度之后,麴嘉居然再次派出了请求内迁的使者,说明麴嘉的日子真的很难过,撑不下去了。柔然与北魏的和解显然没有缓解高昌的处境,也许更加艰难。麴嘉的态度自然也让北魏朝廷狠抓狂,简简单单的拒绝已经说不出口了。从道义上讲,没有任何说得出口的理由拒绝游子回家的请求,冰冷的面孔只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愧疚,进而对自己的无力感到惶恐不安。

    第二年六月以假员外将军赵义为首的说服团来到了高昌。赵义,也不知道这位赵同学用什么样的民族大义说服麴嘉。想说的话,政治家们还是会有很多动听的语言,能把死的说成活的,也能把活的说成死的。

    赵义同学怎么说的史书上没记,我也不敢去猜、去演绎、去探寻麴嘉内心的痛、去诠释回响在高昌上空的尴尬。有谁能够剥夺赤子回家的权力?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妈妈的所在,是梦中的小桥流水。

    总之,要让麴嘉感觉到绝望,回家的门已经关上了;还要让麴嘉感觉到希望,母亲还是永远想着你的嘛——

    麴嘉也终于明白了,从今而后小桥流水只在梦中——

    天山的雪是白的,也是冰冷的;吐鲁番的葡萄是甜的,那只有成熟之后;火焰山下的土是炽热的,那是在夜晚来临之前;通往洛阳的路是平坦的,现在也只在梦中的迷雾里——

    到现在为止,高昌已经立国几十年了,麴嘉的高昌也已经快二十年了,高昌终于被迫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独立的实体。麴嘉不得不独自面对天山冰冷的雪、大漠孤独的风。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20年九月麴嘉的使节再次来到洛阳。这次不是为了内附,内附已经成为永远的过去了。麴嘉这次有两个不情之请,“求借五经、诸史,并请国子助教刘燮以为博士”。

    实际上都是一个目的,希望北魏在文化上给予支援。麴嘉还不想让辖下这些汉人完全胡化了,完全忘了自己从何而来。面对此情此景,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渗出几滴鳄鱼的眼泪来,在北魏朝臣赞赏麴嘉这些海外游子心系祖国的时候,为他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就显得更加急迫。刘燮自然是义不容辞,成为第一个前往边疆支教的学者。

    文化是靠人来传播的,人群本身也会逐渐产生自己的文化,所以有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高昌这个地方正是不同文化交汇的焦点,要想不失去自我,儒家经典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前面我们说过,高昌这些汉人,不是从敦煌来的,就是从陇西来的,高昌的一些世家大户也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

    “衣冠黼黼,不以地望高人;礼乐诗书,不以才优傲物。”

    在这些人看来学问就是学问,那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而是素质。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提倡儒学、以儒学立国正是得人心之举。那么麴嘉最感兴趣的是哪五经?

    “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馆弟子,以相教授。虽习读之,而皆为胡语。”

    仅仅提倡儒学还不够,高昌这个地方之所以兴旺就在于是交通的十字路口,南来北往客川流不息。不同的人不可避免地带来自己的文化、习俗,也不能就提倡你自己那个东西,不给别人留一点余地。那样的话这个日子也没法过。

    客观现实决定了高昌的文化必然是兼收并蓄、多元文化并存。学生们在高昌的学校里学到的不仅有儒家经典,还有实用的其他民族的语言。估计这个所谓的胡语也就是从西面来的栗特语。

    从此,刘燮在高昌开馆授书、传播文化,麴嘉也在高昌坐堂执政,开始了麴氏高昌国一百多年的历史。

    高昌的问题就算暂时告一段落了。日子再难也得过,还得好好过。如果注定了这辈子要面临无数的灾难,唯一能做的就只有面对。这句话送给高昌人是再合适不过了。

    也就在刘燮刚刚来到高昌这个时间点,或者早点、或者晚点,高车王国又死灰复燃了。此时,距离高徽、宋云出使西域差不多两年,想必这二位早已经到了嚈哒。时间点很巧合。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还是老娘的刀快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