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49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7-2816:19:30

    有家不敢归

    阿那环的报告是打上去了,也就没有了下文。燕然馆内虽然很舒服,阿那环的内心却像油煎一样的着急。燕然馆是专门为投诚柔然人准备的。同样的馆舍共有四个:燕然馆、金陵馆、扶桑馆、崦嵫馆。白吃白住,三年之后赏赐正式的洛阳住宅,多好的移民待遇。比现在西方国家的移民监强多了。有钱,造吧,都是公款。

    朝廷内对阿那环的请求是众说纷纭。出啥主意的都有,就是没人拍板。阿那环思来想去不得要领,最后想起了一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啊,这事使钱也好使?

    阿那环拿出黄金一百斤,送给了说的算的当朝大臣元叉,搞定了。就这么简单?胡太后那不用送点?不用了,胡太后已经被关了起来了。不经意之间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已经发生了。公元520年七月胡太后就被圈禁在了自己的内宫,与外界绝缘了。发动政变的就是元叉与太监刘腾。

    正如胡太后自己说的,这就是养虎为患。

    元叉与胡太后还是实在亲戚,元叉的老婆是胡太后的亲妹妹。早年的时候元叉的老爸由于强抢民女被剥夺了爵位。胡太后临朝称制之后,元叉一家才又恢复了富贵,也逐步平步青云。

    刘腾就是一个太监。在宣武帝去世之后的宫廷斗争中一直站在正确的一边,对朝廷推翻高肇的反动统治、对胡太后成为胡太后立了大功。就这点功劳,拥立之功,胡太后是一直记在心里。刘腾不仅一路升迁,赏赐的钱也是一把一把地。

    那么这两位怎么聚到一起了?人心不足蛇吞象。

    元叉与刘腾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元怿。元怿是这一段北魏皇室的一匹千里马。“幼而敏慧,美姿貌,高祖爱之”。长大之后,“才长从政,明于断决,割判众务,甚有声名”。当年宣武帝还在世的时候元怿就与高肇进行过斗争,当然有宣武帝的保护,元怿与高肇的斗争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胡太后临朝称制之后,元怿成为太尉,总揽朝纲,一如周公、霍光的故事。正邪历来就是不两立,靠本事吃饭的与靠裙带关系上来的怎么能和谐?几次坏了元叉、刘腾的好事以后,元怿就成为这两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先是诬告元怿造反,胡太后也真听话,闻风而动就把元怿软禁了。但是诬告就是诬告,查无实据,纸里是包不住火的。一计不成,元叉再出一计,继续找人诬陷,不过这次是向十一岁的皇帝元诩告发。小孩,哪有那么高的智商?就信了。为了防备胡太后知道之后从中作梗,趁着母子分开的间隙,元叉把胡太后就困在了宫内。除了送饭的,胡太后就见不到其他人了。

    那孩子不找娘吗?这个好办!很快胡太后就被迫下诏了,“身体不佳,归政于帝”。这就名也正了、言也顺了。元叉、刘腾一个内、一个外,把皇帝元诩控制的死死的。这就算接管了政权了。有事兄弟商量着办,配合还挺默契。

    这次阿那环来朝都是元叉主持,皇帝亲自接见,太后退居二线了。也就是阿那环学过几天汉语,否则怎么能理解朝廷内这些弯弯绕。找到门路就好办了,用钱开道哪有做不成的事?

    很快,诏书就下来了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具体事宜交给了怀朔镇警备司令,选派两千精兵送阿那环回家。元叉的算计很不错,派人把阿那环送到边境,如果柔然有人来接,那就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好马、丝绸、布匹大赏一通;如果没人来接,那就看阿那环自己的吧,不行就回来。

    两千人哪够哇?干这么大的事,两千人也不够用啊。第二年正月北魏政府正式下文,在洛阳周边征调一万五千人统一由怀朔镇司令杨钧。一万五千人就是讨伐柔然,力量也足够了。

    劳民伤财,费这么大的周章送一个落魄的柔然王回国让很多人不理解。风光倒是风光了,气派也是气派了,有什么实际作用吗?难说呀。

    阿那环与当年的呼韩邪单于怎么能相提并论?呼韩邪单于南下的时候正是匈奴五王夺嫡之后,打得是稀巴烂,就是这样呼韩邪也是带枪投靠;阿那环就差远了,柔然也没经过大的混乱,阿那环还是只身来投。

    把阿那环养在燕然馆也就足够了,派兵派将送回去有点过。退一万步说,就是要强力辅植阿那环,一万五千人又显得少了。

    正如尚书左丞张普惠在奏章上说的,“陛下宜安民恭己,以悦服其心。阿那瑰束身归命,抚之可也;乃更先自劳扰,兴师郊甸之内,投诸荒裔之外,救累世之勍敌,资天亡之丑虏——宰辅专好小名,不图安危大计,此微臣所以寒心者——”

    人微言轻,张先生说了也是白说,这都是一百斤金子催的。

    但是,可但是,阿那环这个家可不那么好回了。

    转眼阿那环到洛阳已经两、三个月了。柔然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新的可汗已经诞生了。阿那环逃到北魏不久,阿那环的堂兄婆罗门发兵讨伐示发。一战之下,示发成了逃亡者。婆罗门进驻王庭,被贵族们推举为新一代的可汗,弥偶可社句可汗。也就是安静的意思,充分表达了柔然人的希望,老大,安静一会儿,好好过日子不行吗?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婆罗门就发动兵变,成为新一代可汗我们不得不感叹局势变化之迅速,也不得不感叹柔然后继有人。不过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婆罗门的胜利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黑幕。一个不得不提及的事实就是婆罗门的三个姊妹一起嫁给了中亚霸主嚈哒王,相信很多观众都会对此大吃一惊。

    这也是有记载的嚈哒与柔然之间近些年来的首次接触。

    嫁一个姊妹就可以攀亲了,一下子把三个姊妹都嫁给了嚈哒王,如果不是逼婚的话,有点无耻了。逼婚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柔然与嚈哒相隔千里迢迢,嚈哒王异域逼婚实在有点意思。说婆罗门千里迢迢把三个姊妹送上门去也有点匪夷所思。合乎逻辑的结果就是嚈哒这次是亲自出马,不仅辅立高车王伊匐,还在柔然内部找到了自己的同盟,于是一辆香车把三位美女送到了中亚。

    详细推敲起来,很可能双方的接触就在丑奴西征之前,甚至更早。现在说来就是丑奴的败归也很可能有婆罗门的阴影。否则,一向“善用兵”的丑奴怎能轻易着了高车王伊匐的道,婆罗门又怎么能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击败示发,毫无疑问地登上柔然可汗的宝座?

    这个坏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大军刚刚来到怀朔镇,尚未出塞。这个塞可就不好出了。怀朔镇司令杨钧赶紧写了一封鸡毛信,快马加鞭送回洛阳。杨钧同学在信里说得很清楚,宝座已经有人了,我们手里的阿那环成了备胎。要么就这样了,要么再加派人手。

    受人钱财替人消灾,一百斤金子的交情确实不一般。元叉还是不死心,武的不行来文地,先派个人劝说一下婆罗门,让他把可汗位让给阿那环。说得简单,那东西是说让就能让的吗?朝臣是面面相觑,谁愿意承担这个差事?很遗憾,出使过柔然的牒云具仁接受了这项缺德任务。

    还好,听了牒云具仁的建议之后,婆罗门的反应很平和。“不就是可汗位吗?好办!你给我行个什么君臣大礼,这事就按你说的办。”

    这不是找碴吗?牒云具仁很耐心地给婆罗门解释了一下让位于阿那环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有可能的好处。说得是唾沫四溅,说得是牒云具仁自己都不信。

    只见婆罗门把钢刀拿在手中,朝着桌子是连剁了还几下,“我让,我让,我肯定让。”

    “那谁,”婆罗门转身指了指大臣丘生头,“你,带领两千人把新可汗阿那环接回来!别让他乱跑。”

    这一来一往就到了五月了,牒云具仁先一步回到怀朔镇把情况向各级领导做了细致的回报。

    “让位,是没有问题地。婆罗门已经派人来接了。”

    整个过程说的阿那环是胆战心惊,能不害怕吗?

    可汗位重要,还是脑袋重要,这就是一个一加一等于三的问题。怎么等于三?吓的,算错了。

    阿那环赶紧写了一份奏疏,还是洛阳好,还是燕然馆舒服,权把洛阳当故乡吧。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福祸相依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