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1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8-2708:40:08

    传说中的茹茹公主

    阿那环要把自己的孙女叱地连嫁给高欢的第九子高湛。公元543年东魏孝静帝许婚,时年高湛八岁,公主叱地连五岁,就是传说中的茹茹公主。

    “于惟淑女,膺庆挺生。德兼柔慎,质俪倾城”,这是描述美丽、贤淑的茹茹公主。不过公主入塞的时候还很小。茹茹公主叱地连与高湛也就是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姑娘,一个上玉红班,一个刚上小学。正是情窦未开之时,哪懂得什么男欢女爱,也就是多了一个玩伴而已。想想大人们真是荒唐的紧。如果不是脑袋被门掩了谁会想出这样的主意?

    据说茹茹公主在塞内的生活是很幸福,生活上自然是无忧无虑,高欢也确实不敢怠慢,这个儿媳妇是真惹不起的。除了想家之外应该一切都好,与高湛的关系应该也很自然、纯朴。孩子天真无邪,那是没有任何功利的友谊。尤其使我们感兴趣的是高欢还为公主请了老师,学习诗史。

    看到这些吓了我们一跳,鲜卑人高欢怎么让孩子学这些?查一下高家儿郎的学籍更是我们震惊,高欢的长子高澄师从杜询,次子高洋师从范阳人卢景裕。杜询的情况没查到,卢景裕可是当时的经学名家,注释过《周易》、《尚书》等一批经学典籍。高家的孩子跟他能学什么?

    东魏、西魏这个短暂的时代正是鲜卑文化回潮的时代,无论是高欢还是宇文泰,推动鲜卑文化也是不遗余力。很多汉人都被赐予一个鲜卑姓就是一个明证。改姓可不是啥小事,那标志着强迫民族认同。在这一段鲜卑人与汉人的分野也是非常清楚,有一个这一时期的民谣表达得非常清楚:

    遥看孟河津,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高家的几个孩子虽然学的是经书,却没有忽视自己的鲜卑人身份。一码是一码,这也是历史吊诡的地方。一方面是矫正过往,一方面是难以自拔。估计茹茹公主如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在高家受到汉学教育。不过这也许正称了柔然可汗阿那环的心。

    前文书我们说过阿那环也是汉学的爱好者,在洛阳有过短暂的留学经历,这也是柔然可汗家族祖传的绝技。现在阿那环更是汉学的倡导者,不知什么时候阿南环找到一位能人,为柔然掌管机密文件。这位先生姓淳于,单名覃,据说曾经在汝阳王手下担任过典签,现在是柔然的第一位秘书监。这也算是柔然汉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不过这位淳于先生在柔然与东魏关系上没起到啥好作用,一如当年的中行说,在淳于先生的教导下阿那环学坏了。与东魏皇帝的关系生分不少,往来书信看起来不像一家人,倒像是邻居。

    不管怎么说吧,这位茹茹公主在未来夫家的生活应该很幸福。高湛在高欢的几个儿子中虽然排位比较靠后,多年以后也当了皇帝。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日子如果这么平淡地过下去,佳子佳妇也是美事一桩。

    可惜的是,下面就到可惜了,真不忍心说。八年以后就在小夫妻圆房之前,一场急病茹茹公主香**散,空留一段凄美的故事在人间。辞世之后,茹茹公主葬在现在的河北磁县大冢营村。多年以后考古学家发掘了公主的墓葬,满目金器让后人们感受到当年柔然的强盛、富奢,默默伫立的陶俑似乎还在述说着主人当年的传奇。

    “祁山发祉,蒙野效灵。雄图不竞,世载民英。

    于惟淑女,膺庆挺生。德兼柔慎,质俪倾城——”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过犹不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