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7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2206:27:49

    内战

    袭击了阿波可汗的大营,沙钵略可汗意犹未尽。啊?杀人还杀出瘾来了?

    关键是这一仗并不是歼灭战,而是击溃战。沙钵略可汗偷袭了阿波可汗的大营,部落被打散了。一旦散而复聚肯定会卷土重来。环顾四周,沙钵略可汗要把潜在的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然后迎接可能出现的与阿波可汗的决斗。

    一不做、二不休,打不了葫芦洒不了油。沙钵略可汗领兵来到了贪汗可汗的驻地,“夺其众而废之”。

    为啥?贪汗可汗与阿波可汗的关系很好,一旦阿波可汗卷土重来,没准就会为虎作伥。沙钵略可汗这是防范于未然。这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好好的一个突厥被沙钵略可汗搞成现在这个样子,作为老叔的达头可汗岂能坐视不管。

    “大逻便贤侄,老叔支持你东进夺回汗位。”

    达头可汗也就是嘴上说得好听,口头支持,一不花钱、二不费力,与萨珊波斯的争斗让达头可汗哪有分兵向东的余力?再说阿波可汗大逻便也不需要别人的支持。听说阿波可汗投奔西部的达头可汗之后,阿波可汗被打散的部落也逐渐聚集到此处。现在阿波可汗身边光能征惯战的武士就十万上下,根本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公元584年二月达头可汗的使者来到长安,表示了投诚的意愿。隋朝人不是说达头可汗已经与隋朝连合了吗?那就来点实际的,让隋朝人彻底放心,给阿波可汗的东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寂静多年的草原之上又掀起了万马奔腾的风暴,突厥人的内斗也是一样的惨烈。在突厥两大可汗之间争斗不止的时候,隋朝上下正团结在隋文帝周围大干快上、多快好省地建设自己的国家。趁着突厥内斗胜负未分的时候,我们抽空看一看隋文帝在皇帝宝座上的表演。

    隋文帝虽然是踩了狗屎运,一日之间获得了权力,又轻而易举地荣登大宝,但是要想开辟一个新的时代仅靠运气是不行的。要有办法,更要有措施,隋文帝在内政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有效措施?

    第一个就是法律,公元581年开始修订,两年后正是颁布新法律,《隋律》。北周的法律太严苛,新的隋律则更加宽松、更加符合实际,并且废除了一些酷刑。隋律可以说是对秦汉以来刑律的一个总结,也为后代所尊崇。有了法律就好办了,按照法律的原则社会生活就会有规律可循,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一目了然。如果隋文帝杨坚也能够带头遵守法律,国家安有不治之理?

    第二个就是政府的组织机构,既要功能齐全,又要不要人浮于事,隋文帝仿照汉、魏确立了新的政府组织机构。去其糟泊、取其精华,这就是后代所说的三省六部制。后世的官制大都跳不出这个槽穴。

    第三个就是均田制。均田制有三个意思,一个是清查户口,把农民从官宦的私庸变成国家的纳税人,其次,按照户口数制定税收的目标,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防止地方官员横征暴敛;其三切实地平分土地,抑制土地兼并,十八岁以上的都可以获得80亩的永业田,不得买卖。当然这与王莽的均田还不一样,对官宦人家是有照顾的,官员有自己的职分田,官员的家奴也可以分得土地,当然土地是归主人的。

    诸如此类的内政还有许多,内力的增强也是对外战争的一种。常言道,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真正影响国运的还是内部是否真正的和谐。隋文帝能够轻启对突厥的战端,一方面来源于对突厥本质的正确认识,也与隋文帝除旧布新的内政不无关系。两者互相推动才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长孙晟的谋略才有了施展的基础。

    远交而进攻、离强而合弱,沙钵略可汗这个看似强大的突厥之主,却禁不起隋文帝君臣的长袖善舞,四两拨千斤。阿波可汗东进的当年秋天,沙钵略可汗就吃不住劲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认贼作父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