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59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506:54:40

    第六章 东西突厥之远方的呼唤

    客人来自于遥远的西域,一队突厥朝贡使。使者的身份非常特殊,泥利可汗的弟弟婆实特勒以及婆实特勒的老婆向氏。

    有点意思,是挺特殊的。

    我们知道步迦可汗,也就是达头可汗出身西部,属于突厥两创始人之一的室点密系。现在步迦可汗东进之后,自称突厥大可汗,那么西部那么广阔的疆域留给谁了?在西部还有两个小可汗,泥利可汗、都六可汗。泥利可汗是出身土门系的阿波可汗的后代,都六可汗则是步迦可汗的儿子。关系搞清之后,我们也理解了这队使节确实很特殊。

    更使我们感兴趣的是特使婆实特勒的老婆向氏,毫无疑问向氏肯定是中原人士,哪个民族的就不清楚了。向氏原本是泥利可汗的老婆,两人还育有一子达漫。只不过向氏的地位可能很低贱,才会像礼物一样被送给婆实特勒。估计是被抢到突厥做奴隶的,现在能够回到塞内也是万幸之事。

    在达头可汗成为突厥大可汗步迦可汗之后,泥利可汗有了新的动向,独立向隋廷派出了朝贡使。这说明了很多事情。最起码西部的都六可汗并没有能够给泥利可汗任何威胁,步迦可汗东进之后,泥利可汗的势力应该有所扩张,这给隋廷继续离强合弱提供了另一个可能的选择。

    不过现阶段也仅仅是可能的选择而已,一方面西域太远了,另一方面隋廷已经选中了启民可汗。虽然不太成器,也是骑虎难下。启民可汗已经成为隋廷与步迦可汗争夺的一个焦点,箭在弦上,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刚刚结束的隋廷对步迦可汗的反击正说明了隋廷的尴尬。步迦可汗已经南下深入到了雁门、马邑一线,估计在大利城的启民可汗早就被打散、赶走了。如果没有隋廷随后的反击,估计启民可汗又要浪迹天涯了。

    不管基于史万岁的威名,还是恐惧于长孙晟的毒药,现在步迦可汗是逃向了漠北,战斗却远远没有结束。步迦可汗的侄子俟利伐打出了一记左勾拳,避开漠南的正面战场,从大漠的东部对启民可汗下了手。一时间隋廷有点手忙脚乱,哪个路口控制不住都是个问题。

    扶植启民可汗,隋廷可是下了大力气,下了大本了,动了心思了。给人,凡是突厥来降的都被分配给启民可汗统领,给力,提供免费的保镖服务,难道不给力?给城,筑大利城而居之,接下来就是给钱、给粮,否则保险箱里怎么生存?外加给媳妇。啊?还给媳妇?

    自从嫁给启民可汗之后,安义公主没过一天舒心日子。净是在运动中求生存了。一来二去,不堪劳碌之苦就撒手西去。启民可汗与隋廷的联系就断了,断了可不行,还得用红线牵上。

    第二年的春天,曾经担任过送亲使的柳謇之又一次披上了红袍,这还不算,还有两员大将负责安保工作,上明公杨纪、大将李景。没办法,路上不太平。

    要不说小心无大过,送亲队伍刚出大同没多远就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走着走着李景突然意识到前面可就是战场啊。

    不错,不远处的恒安就是战场,打得还很激烈。参战的是代州总管韩洪,魏州刺史刘隆、大将军李药王。代州就是雁门郡,正离此地不远。步迦可汗来的也真巧,恰恰当当就堵住了送亲的队伍。

    步迦可汗可不是专为此事而来。隋廷的北伐虽然重创了步迦可汗,却没有从根本上断绝步迦可汗南下的能力。隋军退回塞内之后,什么时候发动下一次打击就是步迦可汗说得算了。也就是一个巧合。南下的十万突厥铁骑被韩洪的一万人马堵在了恒安,但是在李景看来倒想是韩洪的一万人马被围在了恒安。

    敌众我寡,任凭韩洪左冲右突、左突右冲,怎么折腾都在突厥人的掌控之中。叫天不应、叫地不语,恨天无路,恨地无门,大战多时的韩洪有点走投无路的感觉了。

    再看看周围的将士,也都有惧战之意。怕死了?不怕是假的。生命只有一次,人人都有求生之欲。韩洪明白,今天要想不出办法的话,就都得交代在这。有啥办法?没有援军,重围之下就只有一个结局,死。

    就没有别的出路吗?韩洪真想出一个,降!不降不行了,箭如雨下,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趁着突厥人攻击的间隙,韩洪示意身边的旗手,换上白旗,请降。

    旗手就是一愣,“大帅,这也不是咱们的制式装备,没带呀。”

    韩洪这个气呀,哪有把白旗当作制式装备地?随便找个什么东西糊弄一下。

    看着这边打出了白旗,外圈的突厥人也愣住了,有点出乎意料,咋整?

    也都累了,这就都松懈了。韩洪的机会也就来了。趁机仔细看了看周围突厥人的部署,找啥呀?看看那薄弱,好冲出去。那白旗是咋回事?不是说好了吗,糊弄一下。

    还没等突厥人弄清咋回事,韩洪挥槊冲阵而去,都找到弱点了,行不行就这样了,冲吧。李景来的时候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小小的送亲使团能有多少战斗人员?那也不能见死不救,李景带着数百人就冲了过来。虽说是里应外合,也没有多大的威胁,这一战又是三天三夜。

    三天之后在乐宁镇的赵仲卿亲率两万人马前来救援,突厥人才渐渐退去。乐宁镇又叫乐安镇,在大同的西面。赵仲卿这两万人是专门在这里保护启民可汗的,没成想让突厥人钻了空子。

    这是隋廷与突厥开展以来少有的失败,“死者大半”。昔日韩洪征战地,武周山下白骨寒。蓟门迢递三千里,塞外征人尤未还。

    败军之将不言勇,牺牲再大,打了败仗也要受到惩罚。韩洪、李百药下岗,刘隆还丢了性命。

    主帅没事,偏将还丢了性命,这是为啥?韩洪那是灭陈名将韩擒虎的弟弟,李百药就更有门子了,那是隋文帝的文胆李德林的儿子。虽然现在李德林已经失势了,这点香火情还是要讲地。怎么处理那都是后话了,眼前的惨败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马上上场的大婚就显得如此的不合时宜,喜庆的气氛弱了很多。大利城也住不得了。大利、大利,到现在为止是没看到盈利,净是失利了。鉴于目前的状态,长孙晟又出了个主意。这点好,不管形势如何,长孙晟都有主意。

    按照新的建议,启民可汗的部落将被迁移到夏州、胜州之间。这个地方也就是当年的河南地,黄河几字弯的地方。北面是五原,因河为塞,本来就是天险,再在周围挖上长壕就等于把启民可汗放在保险箱里了。

    欲知后事如恶化,请看下回:大溃败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