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2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1707:55:33

    谁的长安?我的家(下)

    在李家起兵的早期活动中,有几个人物比较重要,刘文静算一个,裴寂也算一个,其它的还有长孙顺德、殷开山、刘弘基。刘文静、裴寂是其中比较活跃的。这里面有个差别,虽然刘文静很看好李渊,但是更看好李家老二,李世民,所以刘文静与李世民走的更近。裴寂则全力围着李渊转。

    刘文静这个人“倜傥有气略”,也是个不凡的角色。在联合突厥人这一点上,刘文静也是主要的支持者、操作者。大军前行,派刘文静去安始毕可汗的心,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现在看来这个合适人选要划个问号了?

    前有雄兵拦路,中有阴雨连绵,后有谣言惑众,李渊也有点把持不定了。回军,守住太原也许还是个富家翁;困守此地,一旦谣言坐实,军士的家眷都在太原,就可能一哄而散。

    书上说,阴雨绵绵中,义军踏上了回程。大郎李建成、二郎李世民苦劝不成,束手无策。李世民坐在旷野之中大放悲声,一声高过一声,据说就是这么一哭哭动了李渊的心。就此追回大军,再次前行。

    这么说主要是突出李世民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李渊可能犹豫过、彷徨过,李世民、李建成也确实发誓赌咒,雨一停就可以阵斩宋老生。冒雨回军却既不符合李渊的性格,也不符合当时的情态。既然不能冒雨进军,又怎能冒雨退军?符合实际的选择是还是等待雨过天晴。

    索性很快押运粮草的就到了,谣言不攻自破。虽然刘文静还没有回来,多少是一个悬念,但是退军暂时不需要了。心情好了,似乎老天也开眼了,雨过天晴,决战吧!

    李渊最怕的就是宋老生来个是乌龟不出头,死守城池,那就变成了攻坚战。这时候停军霍邑之外的谋划就发挥作用了,宋老生以为李渊胆怯,就有了欺敌之意。正中李渊下怀。

    宋老生离开坚城就是取败之道,决战的过程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李家儿郎确实不一般,霍邑一战,斩宋老生于城下;接下来马走泥丸般的横扫临汾(现在山西临汾)、绛郡(山西新绛),大军直逼屈突通镇守的黄河渡口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面)。就在这个时候,突厥的援军也来了,五百骑兵、两千匹战马,不多也不少,正合李渊之意。

    屈突通控制住了黄河渡口,看起来李渊义军有些进退两难。既阻断了河西义军投奔李渊,又使李渊望河兴叹。但是黄河渡口也不是只有这一处,河西的小股义军是想方设法的投奔光明,这里面就有冯翊的孙华、土门的白玄度。在这些义军的帮助下,李氏父子越过黄河、直插长安,把屈突通晾在了河东。

    等到屈突通领兵驰援长安的时候,等着他的是已经占据潼关的刘文静。军心已散、大势已定,之后不久兵败之后的屈突通也投了李渊。为隋炀帝也算尽了忠,可以坦坦荡荡地开始新的生活了。

    进入关中之后好消息不断传来,说三秦之众翘首以待也不算言过其实。令李氏父子喜出望外的是关中地区已经有了一只悬挂李字大旗的义军,李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

    李渊起兵的时候,平阳昭公主一家正住在长安。得到消息那就得赶紧去,晚了弄不好小命就没了。但是拖家带口的没法走,女婿柴绍也是有点舍不得。谁知道这一去还能不能再见到?

    平阳昭公主倒是很开事,“事业第一,家庭第二,你就放心去吧。”那能放心吗?柴绍一咬牙,一跺脚,急急忙忙从小路赶往太原。夫婿走了之后,平阳昭公主可没象与柴绍约定的那样找个地方藏起来,而是回到乡下、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居然也聚集起数百人。

    数百人已经不少了,打个群架啥地够用了,抵抗隋军清剿有点玄。不过这也难不住平阳昭公主。在长安附近有不少拥兵自保的势力,只要把这些人纠集在一起就是一股力量。平阳昭公主首先相中的是以何潘仁为首的一大股义军。

    何潘仁,西域胡商,估计应该是栗特人。啊,外国人。不能这么说,这些栗特人虽然来自西域,已经在关内生活多年了,很难说拿着哪国的护照,那时候也没那玩意。总之吧,在河西也好、关陇也好,栗特人很多,相信许多人就是生在此地的,也许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具体的人数很难统计,不过何潘仁的手下就有数万之众。这其中估计大部分都是栗特人。真实的数据如果能统计出来也是很吓人。

    乱世之中,这些栗特人就是拥兵自保。现在平阳昭公主要来个蛇吞象,行吗?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接受劝降任务的就是平阳昭公主的家奴马三宝。实在没人了,也不能公主自己去,毕竟是女流之辈,不方便。

    英雄没问出处,这马三宝还真能说,不仅说服了何潘仁,又说服了其他几股数千人级别的义军。平阳昭公主就不再是被追捕的对象了,开始行走江湖、攻城略地,等到李氏父子进驻关中的时候,公主身边已经有了七万余人,占据武功、始平等数座城市。谁说女子不如男,李唐之兴,平阳昭公主应该是首功一件。

    九月平阳昭公主与李世民在渭北会合,李渊义军的实力倍增。没有公主这七万人马,李唐很难顺利渡过接下来的第一个难关,西秦霸王薛举的攻击。

    当年十一月李渊的大军进入长安,还控制了关中的粮仓,永丰仓。按照事先拍好的剧本,代王杨侑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隋炀帝不得不再升一级,成为太上皇。李渊自然是成为大丞相、唐王,掌管一切。

    还没等李渊把唐王的宝座捂热乎,西秦霸王薛举就打上门来。紧赶慢赶,就差一步。代表李家出战的自然是秦公、京兆尹李世民。西秦霸王是李家在关中遇到的第一个挑战。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上兵伐交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