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2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2108:24:24

    上兵伐交(四)

    薛举选择高墌城,估计与这一段的外交运作有关,此地更便于与突厥连兵行动。

    秦王李世民选择了与上一次完全不同的战法,深沟高垒、高挂免战牌。至于原因嘛,据说李世民认为西秦粮草不足,急于决战,李世民要耗一耗薛举的锐气。那么上一次西秦的粮草就足吗?

    败军之将不言勇,薛举能有什么锐气?能够依仗的也许就是传说中突厥人的支持。虽然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法的变化也说明形势不同了。也许薛举真请来了突厥的天兵天将。以至于李世民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更凑巧的是行船偏遇顶头风,李世民又得了急病、卧病在床,据说得了疟疾。无法理事的李世民把军权就交给了刘文静、殷开山。据说这二人在寨外列队的时候遭到了薛举的突袭,战后追究为什么没有防备的原因,这二位给出的答案是“恃众不设备”。

    这又是一个疑问,西秦号称三十万大军,唐军主力也就十五万上下,不可能有人多势众的优势。

    总总不明确都指向了一个结果,惨败。李唐的惨败。八大总管一并败绩,士兵折损百分之五十以上。基本上被打残了。

    短短半年之间的攻守易势,应该说薛举的外交工作卓有成效。虽说书上没有记载,很可能五原北部的莫贺咄设真有了什么行动。

    战败之后,李世民被迫退回长安。胜利之后的薛举,并没有顺势南下,稍事休整,西秦太子薛仁杲北上宁州(甘肃宁县),试图打通与突厥人的联系。

    虽然在宁州薛仁杲碰了壁,却没有影响薛举的好心情。高墌城一战,关中震动,薛举整顿士马,要直取长安。就在这时候,一个坏消息让薛举急火攻心。

    突厥人已经翻手为雨了。

    早在高墌城之战的时候,李渊已经派出了两波使节前往突厥。宇文韶前往莫贺咄设的牙帐。据说宇文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莫贺咄设砍晕了,不仅阻止了突厥人对薛举的支持,还说动莫贺咄设把五原还给了李唐。这就有些顺口胡说了。

    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五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控制了五原,可以从东西两面沿黄河直下长安,西面经五原、灵州至长安,东面经五原、榆林至长安,这还不是最近的。最近的是从五原直接南下,经库布齐沙漠、朔方到长安。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能说给就给,凭什么?

    另一个使团以郑元寿为主前往拜会始毕可汗,随团还带了女妓。据说是为了和亲,实际上就是糖衣炮弹。始毕可汗笑纳了女妓,收了礼不办事。与薛举的战争决定着李唐的生死,不拿出点实际的行吗?

    生死关头李渊决定饮鸠止渴。“太子建成议废丰州,并割榆中地。于是处罗子郁**设以所部万帐入处河南,以灵州为塞。”

    这里的丰州就是五原。李渊决定将五原、榆中都割给突厥。双方以灵州为界,也就是现在的宁夏银川这一带为界,这一步退得比较大。这个条件始毕可汗不可能拒绝,突厥人可以到河南地放牧,长安就等于不设防一样。当年汉武帝刘彻北却匈奴的第一个战役就是收复河南地,现在李渊把刀子主动放在了自己的头顶上。

    大的合作方向定了,具体事项双方还在商量。

    得到这样的消息,薛举怎么能把持得住?连病、带吓、带气,三五天就归了西了。接班的世子薛仁杲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老爸不是说了吗,“要继续努力。”

    薛仁杲的攻势是一浪高过一浪,九月中旬进围泾州(甘肃泾川),十一月李世民不得不再次回到了前线,屯兵高墌。还是那个主意,深沟高垒、高挂免战牌。不用说还要消磨一下薛仁杲的锐气,这一次是真得磨一磨薛仁杲的锐气。

    大军相持了六十余日,李世民击鼓升帐。

    时机成熟了?

    西秦补给不济,已经开始有叛逃的了,怎么能不成熟?

    五原的张长逊已经与两千突厥铁骑来到前线与李世民回合,怎么能不成熟?

    一战浅水原,两千骑兵屠杀了西秦大将宗罗睺的数千猛士,随即轻骑直逼析墌城下。这就是欺负人。都是骑兵根本没有办法攻城,就是逼迫薛仁杲决战城下。

    薛仁杲也真想一试,可惜部下出现了大面积叛逃,大势已去!这一战,西秦就永远地划上了句号。

    鞭敲金蹬,凯歌而还,半路之上李世民就遇到了前来迎接的首都慰问团,团长就是名满天下的李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匹马定凉州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