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3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2-0206:45:39

    义成公主(上)

    始毕可汗的南下作战非常有效,虽然梁师都攻击灵武的作战失利,刘武周在太原方向却连战连捷。

    当年三月,刘武周首攻太原,碰壁。太原毕竟是李唐的根据地,防守还是很坚实的。随后刘武周干脆绕过太原,在突厥铁骑的助战下于四月攻陷太原东南部的榆次(山西榆次市),然后再回攻太原,再次碰壁。

    这一次刘武周干脆顺汾水南下,五月十九日下平遥(山西平遥县),六月十日下介休(山西介休),随后在雀鼠谷(山西省灵石县汾水河谷)击败了李唐的援军李仲文部。兵锋似乎无人可挡。

    此时河西已经安定,李唐的反击也可以逐步展开了。出战的是主动请缨的大将斐寂。

    也就在这个时候,京师长安连续接待了两波来使,这两波使节来自不同的地方,看似没有任何关系,仔细琢磨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黑暗中的李渊似乎感受到了一丝阳光,局势有了新的变化。

    六月十二日首先接待的是东突厥的使节,报丧。始毕可汗已经去世了。

    按说双方正在战争状态下,这个报丧有些意外。等于告诉李渊,咱们还是哥儿们。给个杆就得往上爬,给个台阶就得下,李渊立即下诏休朝三日,为始毕可汗致哀,全国降半旗。并派出吊丧使节,随了一个大份子,锦缎三万匹。领衔的使者郑德挺。

    再说说第二波使节,这个使团来自西突厥,随行的还有流亡的高昌王麹伯雅。啊,这哥儿们还活着那?

    转眼流亡好几年了,高昌王麹伯雅在西突厥的日子还算滋润。连续两任西突厥可汗,**匮可汗、统叶护可汗对麹伯雅是不离不弃。麹伯雅还同统叶护可汗结成了儿女亲家,麹伯雅把自己的一个女儿许配给了统叶护可汗的长子旦度设。西突厥也算高昌王麹伯雅的半个家了。

    不过流亡就是流亡,寄人篱下就是寄人篱下。尤其是这几年西突厥的战略中心一直向西移动,高昌王麹伯雅也就离高昌越来越远。

    梦里依稀见交河,醒来方知身是客。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这不听说李唐兴起,就随着西突厥的使者前来请兵。看看李渊是不是能帮他这个大忙。

    这是西突厥使者两年内第二次出现在长安。西突厥的历史也发生了变化。大约在公元617年西突厥的**匮可汗把大业传给了弟弟统叶护可汗。统叶护可汗是西突厥的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在他的手中西突厥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把牙帐移到了石国北面的千泉。

    “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垂平陆。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池千所,故以名焉。”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千泉是一个风景优美的避暑胜地,也是一个良好的牧场。据专家考证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的梅尔克。千泉的东部不远处就是伊塞克湖。

    移牙千泉,说明了统叶护可汗坚决西进的决心,从此广大的中亚成为突厥人更广阔的天地。至于原因吗?柿子专拣软的捏,东面是始毕可汗的东突厥。始毕可汗连隋炀帝都不放在眼里,统叶护可汗怎么敢轻易摸老虎**?这也是为什么前高昌王麹伯雅一直流亡在西突厥的一个原因。估计高昌义和政变者的背后站着始毕可汗这头大老虎。

    西突厥的西部不就是萨珊波斯嘛,也许正是那个软柿子!

    据中史的记载,西突厥自隋炀帝大业末年(也就是公元617、618年)就开始欺负萨珊波斯。这个时间点正是统叶护可汗时代的开端。不过我们翻了一下西方的记载,这个时间点正是萨珊波斯回光返照的时候,掌权的正是东罗马(拜占庭)扶立的胡洛司二世。

    大约公元591年的时候胡洛司二世在拜占庭的帮助下就打败了叛乱者白赫兰?乔宾,公元600年的时候,胡洛司二世再次统一了萨珊波斯。国家统一了、也强大了,胡洛司二世的心也驿动了。拜占庭的支持是有条件的,除了割让土地之外,拜占庭也不用再向萨珊波斯交纳贡金了。这让雄心勃勃的胡洛司二世很不爽。

    胡洛司二世是萨珊波斯历史上最后一位伟大的君主,心里时刻想的是恢复爷爷胡洛司一世时的威风,但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过河拆桥的事是不能做的,好说不好听。两年以后,拜占庭的一次内乱给胡洛司二世提供了一个借口。这一年拜占庭的皇帝摩利斯在一次政变中遇刺。摩利斯可是胡洛司二世,乃至萨珊波斯的救命恩人,以此为借口胡洛司二世开始了对拜占庭的征服工作。

    拜占庭的新皇帝希拉克略在公元610年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和平的提议,大意就是我们这已经平安无事了,您老就不用再为摩利斯报仇了。这种建议当然不会被接受。

    公元613年进军安条克,公元614年攻占耶路撒冷,夺走基督教的“真十字架”,公元619年的时候更征服了埃及。所以说中史关于大业末年突厥人欺负萨珊波斯的记载太简略,时间有些对不上。

    这个时候萨珊波斯的兵锋这么盛,突厥人怎么会铤而走险?估计双方达成了某种默契,否则胡洛司二世也不会放心西进。有一点是确定的,萨珊波斯以东这些国家,都已经臣服在西突厥的脚下,吐火罗、罽宾、铁勒无一例外。牙帐移到千泉的统叶护可汗想必也在密切注视萨珊局势的变化,就像狼注视着草原羊群的游动一样。等待的只是时机。

    西线的静默使统叶护可汗的目光不由得转向到东部,东部却是强悍的始毕可汗,以及陷入混乱的中原。这也是连续两次遣使长安的一个原因,统叶护可汗也想寻找一个可以制约始毕可汗的帮手。新兴的李唐也许是一个选择。在西突厥流亡了几年的前高昌王麹伯雅也跟着来碰碰运气。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义成公主(下)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