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6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2005:51:51

    心结(三)

    至于高昌人怎么想那就再说吧。这就有些不够意思了。结识新朋友,别忘老朋友,也不能把老朋友就这么忘到脑后哇。既没有解释,也没有说明,更没有安抚,高昌人会怎么想?怎么办?以头抢地,满地团团转,那是匹夫之勇。高昌王直接拿着刀就找焉耆王去了。焉耆王都没敢照面,让高昌王麹文泰大杀大砍一通,泄忿而回。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朝廷君臣现在可没想这么多,也许是忽略了,也许根本就没把高昌当回事儿。高昌毕竟太小了。

    刘善因启程前往西域,不过可没走高昌路,而是经可汗浮图城沿大草原西行。啊,害怕了?不是害怕了,而是这么走方便。不用像玄奘那样通过天险凌山(温宿县境内西北部穆素尔岭),安全系数更高。也顺便探听一下阿史那社尔的消息。

    此时的阿史那社尔已经鸟枪换炮了,不再是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了。趁着肆叶护与泥孰争位的这个空档,阿史那社尔“引兵西上,因袭破西番,半有其国,得众十余万”,自称都布可汗。

    也即是说西突厥的领地有一半都划到了阿史那社尔的名下。书上没有交代具体占了那些地方、征服了那些部落,不过从地理上分析,天山北麓的准格尔盆地应该都在阿史那社尔的掌控之中了。是不是南下到了伊犁河流域则在两可之间,游牧在附近的处月、处密,以及西突厥掌管此地的阿史那弥**、阿史那步真是否也加入到阿史那社尔阵营也就不清楚了。

    不管怎么说吧,阿史那社尔的队伍是壮大的不少,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部落强大了,社尔的心也不安分了。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强大的使命感促使阿史那社尔走上了同肆叶护一样的东征之路。

    薛延陀正是东突厥灭亡的罪魁祸首,也是阿史那社尔折戟沉沙、浪迹天涯的始作俑者,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野心家、伪君子,完全忘记了当年社尔管理漠北时的善政。现在这样的一个背叛者居然控制着突厥人的圣地於都斤山(杭爱山),情何以堪?!

    东征!理想使人执著,仇恨使人偏执,每个人心中都有无法舍弃的东西。义无反顾的阿史那社尔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什么呢?

    刘善因来到可汗浮图城的时候,阿史那社尔的队伍正在与薛延陀开战。一看打仗,刘善因赶紧溜之乎也,省得迸身上血。

    战端一起,阿史那社尔的结局基本上就注定了,不会比肆叶护可汗好到哪里去。可以想象的是,随着战争的深入,咄陆可汗泥孰必定在背后给阿史那社尔一刀。

    腹背受敌,结局是可以预料的。

    肆叶护还有一个家可以回,阿史那社尔将魂归何处?家在哪里?战败之后的阿史那社尔退保高昌,连可汗浮图城也一并赔了出去。贞观九年入塞,加入了祖国大家庭。

    连续两次击败了来自西部的威胁,大可汗夷男的声望也达到了一个小**。在漠北的统治似乎也变得更加稳固了。虽然回纥、同罗、仆骨这些部落各有各的想法,暂时是不会有人出头挑战大可汗夷男在漠北的地位。毕竟大可汗夷男手上有天可汗颁发的证书,一个强大的薛延陀汗国正在冉冉升起。即使是长安城内的李世民也感到了些许不安。

    扶植薛延陀是为了对付东突厥汗国的需要,没想到东突厥脆败。闹得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两头不到岸。李世民无论如何不想作茧自缚。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控制一下,别让夷男玩疯了。薛延陀已经打开了进军西域的大门,前进路上似乎已经没有障碍了,会成为朝廷在西域的竞争对手吗?不知道!

    情况不明,想控制也无从着手。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快打开西域之门。

    要想进军西域,必须确保河西的安全,吐谷浑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雪域上的来客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