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67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3104:37:10

    四面着火,八面漏风(三)

    上一次侯君集的青海之行比较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争基本上按照侯君集的谋划进行的。最后与李道宗一路南下,也是连战连捷,不过估计没什么大仗,遇到的都是小毛贼。主要的障碍是沿途空寂的山岭、冰冻的原野,“其地无水,将士食冰,马皆饮雪”。艰苦就不用说了。

    苦中也有乐。站在扎陵湖、鄂陵湖畔,遥望远山、感天地之广阔,宇宙之玄妙、人类之渺小。并肩而立的扎陵湖、鄂陵湖宛如高原的一双巨眼,傻愣愣地看着这群不速之客,深邃的目光流露出的是赞赏,还是别的什么其他情感?也许有机会畅游此地的朋友们会感受到一二。只是别忘了把垃圾带回来。

    侯君集二次光临青海却远远没有这么轻松。慕容顺虽然不在了,子承父业,慕容顺十来岁的儿子燕王诺曷钵被拥立为头头。没经过册封只能称头头。十来岁的孩子能干什么?这就是权臣们推出的傀儡,用来糊弄朝廷的。

    李世民是那么能被轻易糊弄的吗?“大臣争权、国中大乱”、“竞动干戈、各行所欲”,这并不是朝廷需要的吐谷浑。国内混乱正是国际反动组织的大好时机,旁边不正有吐蕃跃跃欲试吗?

    侯君集就是专门负责来砍人的。这个砍人同上一次还不一样,上一次是敌我矛盾,现在变**民内部矛盾了;上次闭着眼睛砍就是了,现在瞪圆了双眼还怕砍错了。弄得侯君集脑门子生痛,民族问题难掌握呀!

    同来的还有持符节的册封使淮阳王李道明。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年底正式册封诺曷钵为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勤豆可汗,“赐以鼓纛”。明确表达了朝廷的态度,吐谷浑的局势也暂时稳定下来了。只是不知道侯君集甄别敌特的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估计还是会有坏人混在吐谷浑的朝廷内,尤其是来自吐蕃的坏人。事情能够进行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坏人毕竟已经转移到地下了,愿意潜伏就潜伏吧。

    第二年河源郡王诺曷钵前往长安,请婚。

    婚姻在古今中外都是一个强有力的纽带,中原王朝与草原民族的和亲更是比比皆是,诺曷钵的请婚也是表明了一种态度、一种选择。天可汗李世民也希望用婚姻的纽带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于是上演了两场政治婚姻,弘化公主下嫁诺曷钵,衡阳长公主(李渊的女儿)下嫁阿史那社尔,择日成婚。

    连续两场喜事让长安城内充满了喜气洋洋,也让旁边看热闹的激动不已。谁呀?雪域新贵、吐蕃的松赞干布。和亲也是松赞干布常用的手段,自己的妹妹赞猛赛玛噶就嫁给了象雄(羊同)王的李迷夏,松赞干布自己也迎娶了象雄的公主李特曼。对于这一套松赞干布一点都不陌生。

    现在看到连诺曷钵这样的小孩也能得到朝廷的青睐,松赞干布也想碰碰运气。吐蕃的使节一路小跑、快马加鞭的赶往长安,生怕错过了这拨。

    朝廷的公主虽然多,那也是珍贵的战略资源,李世民还是礼貌地谢绝了吐蕃使者的盛情,“我家小女未长成”,这拨过去了。等下辈子吧。

    一杆子支出一千年。虽说千年等一回,松赞干布可没有这个耐心。看看有必要亮亮肌肉块,让李世民这个天可汗知道泰山不是堆的、蛤蟆嘴大不是割的,牛皮也不是随便能吹出来的。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松赞干布就下了死手。剑锋直指吐谷浑以及朝廷为党项人设立的羁縻州府,松州(四川松潘附近)。

    战报传回长安,天可汗也是勃然大怒,老虎不发威真把我当病猫了!先别着急发威,坏消息一来就是俩儿。漠北的大可汗夷男请封。

    请封还是坏消息吗?

    夷男这些年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七年间,使者八朝”。双方的关系似乎亲密的紧。这一次夷男就是希望天可汗的光芒再照耀一下,能够分封自己的两个儿子为东、西小可汗。名单都提出来了,嫡子拨灼,建议封为四叶护可汗,统领西方延陀本部;庶长子曳莽,建议封为徒失利可汗,统领东方杂部。

    唐与薛延陀的关系堪称政治运作的典范。朝廷在漠北不费一刀一枪、一兵一卒就树立了一个对抗东突厥的盟友;薛延陀也不费一金一银,顶多是每年送点土特产就取得了朝廷无条件的支持,建立了诺大的汗国。这是一个真正互利的局面,绝对的双赢。

    在自然界中变化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当薛延陀内部稳定之后,当薛延陀一败西突厥的肆叶护可汗,二败阿史那社尔之后,汗国的实力强了,与朝廷潜在的矛盾就逐渐发芽了。这个潜在的矛盾存在吗?

    谁也不愿意自己的邻居是一个巨无霸。朝廷能够容忍漠北再出现一个强大的东突厥吗?显然不能。当薛延陀的实力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能够抑制住塞内富庶的吸引力吗?估计很难。

    从贞观十二年的这个请封我们就可以看出,薛延陀的假想敌已经发生了变化。两个儿子一东一西,东西搭配,面向漠南、面向塞内。这个假想敌毫无疑问就是朝廷。西重东轻的安排也暴露了薛延陀进军西域的企图,西部的嫡子拨灼统领的可都是薛延陀的本部。

    又一个麻烦冉冉升起。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夷男还没有公开反叛,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既然如此,那就先打打太极,练练推手。天可汗的册封诏书很快就发了出去。夷男的嫡子拨灼被册封为四叶护可汗,庶长子曳莽被扔在了一边,天可汗选择了夷男的另外一个儿子、曾经到长安朝拜过的达度莫贺咄设。达度莫贺咄设被封为頡利苾可汗达度莫贺咄叶护,一个长长的、怪怪的官号,以至于我都怀疑是不是史家写错了,到底是可汗、还是叶护。

    李世民一记太极推手估计弄得对手晕乎乎、疑惑惑,连我们后辈都迷糊了,足见其威力不凡。趁着夷男迷惑的这个空闲期,天可汗转过头来要与松赞干布练练手。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第三章 西、庭二州之松州之战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