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70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1106:56:11

    巨星陨落(下)

    随着年龄的增长,据书上说,承乾“好声色,漫游无度”,也即是有点少爷的浮侉习气;这还不算,“机智辨给,智足饰非”,聪明劲都用在邪地方上了。承乾最想得就是当了皇帝以后,就到李思摩的帐下做个突厥人,这还怎么当皇帝?

    太子这样无状,必然遭到太子身边人的抵制。天可汗可给太子可配备了一整套的人马,希望太子能够逐步建立自己的班底,就连大名鼎鼎的魏征也是太子府中人。太子不仅不能把这些人笼络住,对这些人的各种规劝还心怀不满,甚至打击报复。虚心纳谏是李世民当好皇帝的一个最重要的心得,不能纳谏还怎么当皇帝,能当什么样的皇帝?

    承乾的表现不仅使李世民皱起了眉头,心生疑虑,大好的江山能交给他吗?偏偏这个时候另一个儿子进入了天可汗的视线,第四子魏王李泰。

    有胆略、有才华,酷似乃父,还善于经营自己的势力和名声,这就更酷似乃父了。最让天可汗满意的是李泰“好士,善属文”,“帝以泰好士,善属文,诏即府置文学馆,得自引学士”。这与天可汗“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理念暗合。

    李泰的出现给李世民提供了另一个选择。

    也许本身就不是长子,天可汗没有强烈的要传位给长子的念头,即使在群臣明讽暗谏的情况下也没什么改变。客观地说李世民也有点纵容李泰,有意无意地鼓励、支持。

    李世民确实看好李泰,有意换马,为此还试探过各方面的反应。结果被魏征抑制住了。魏征的说辞很简单,直指要害,谨防兄弟阋墙。天可汗可以不传位给长子,却必须防范玄武门之变的重演。

    魏征的进谏虽然给李世民敲了警钟,却并不能阻止李泰的步步紧逼。虽然执白后手,李泰却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双方周围也都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集团。李泰周围有房遗爱(房玄龄之子)、柴令武(柴绍之子)、韦挺??????,承乾周围也有强手,最强的就是侯君集。

    首先憋不住劲的还是太子承乾,开始想收拾李泰,不成;后来想干脆直接收拾天可汗,逼老爸退位。这就是死催的,事泄,被废。

    李泰一下子就变得炙手可热,似乎成为唯一。兄弟夺嫡,最着急的不是天可汗,而是孩子们的舅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隋朝大纵横家长孙晟的儿子,当朝长孙皇后的哥哥,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推手之一,天可汗坚定的支持者,贞观朝的主要大臣,当朝权势熏熏者。长孙无忌必须要保证皇权控制在自己的三个亲外甥手中,于国、于家。

    现在就剩下李泰、李治了,长孙无忌更倾向李治。李治在当时以宽仁孝友闻名,当时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推出李治更利于长孙无忌掌握以后的朝政,说白了就是好控制。

    李泰则不然。李泰有自己的班底,有自己的圈子,也有自己的手段。当然也有自己的弱点,这一点在与承乾互相攻歼的过程中已经暴露无遗,那就是杀气腾腾。夺嫡过程中大臣们难免有支持这个、支持那个的,这位爷未来当了家还有众人的好吗?

    很快发生了两件事,一进一出把李泰淘汰出局了。

    第一个是祥瑞。有人发现了一块奇石,石头的纹理天然形成三个大字“治万吉”。不用说这就是给李治抬轿子。天可汗可不信这些东西,可是说的人多了,都说,就形成了一股舆论。可以不相信迷信,却不能不理舆论,天可汗也不得不认真对待。

    估计这块石头对李泰也有不小的冲击。李泰的选择就是威胁,“尔善元昌,得无及乎?”李泰想吓退李治,没成想就此叫人抓住了把柄。

    李治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非常耐人寻味,一副被吓得魂不附体的样子。据说李治根本没有当皇帝的野心,这很可能,毕竟上面有两个哥哥,还轮不到李治。但是现在朝中大臣如此拥戴,还有祥瑞,李治再不动凡心的话,估计就是装出来的。

    李泰的这个威胁就给了李治一个被动反击的机会。即使李治自己不知道怎么做,也会有人告诉他。长孙无忌这个舅舅很可能就是那个老师。也不用做什么,把平时胆小儒弱的劲头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基本上属于本色表演。

    天可汗自然是明察秋毫。李治情绪的波动立马就被天可汗察觉了。真相被暴露之后,李泰自然就出局了。天可汗最怕的就是兄弟相残,名声不好。

    贞观十七年李治被正式立为太子。李治是合适的人选,却不是理想的人选,是群臣满意的人选,却不是天可汗中意的人选。“宽仁孝友”到了天可汗嘴里就是“仁儒”,“仁儒”就是没用,“得无为宗社忧?”

    天可汗还有一个儿子比较出色,吴王李恪。唯一遗憾的是李恪不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庶出。这种人选自然是难以说得出口,李世民还想得到长孙无忌的认同,这不是与虎谋皮吗?李治就成了不是唯一的唯一了。

    转眼这就几年过去了。李世民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什么样,特意为儿子准备了几个帮手。长长的一个名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绩、李大亮、于志宁、马周、苏勖、高季辅、张行称、褚遂良??????朝内主要的、能干的都成了太子府中人,这就是未来的班底。

    这也为今后朝廷的嬗变打下了伏笔。长孙无忌这个舅舅的权势更加不可一世了。客观地说,天可汗为儿子准备了一条金光大道,只要按部就班,只要按照贞观朝的规矩往下走就不会出错。

    要说天可汗有什么没有安排明白的,那就要算西域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捉放曹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