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西域,不只是传说》前三部出版 第四部连载中

正文 第73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1118:48:55

    大非川(下)

    薛仁贵与阿史那道真率领三万轻骑奔袭乌海。X X 网 站 w-w-w.-x-Xx.c-o-m。乌海就是现在的喀拉海,也就是苦海。“其国(吐蕃)出鄯城(现在西宁)五百里,过乌海,如吐谷浑部落。”

    当年侯君集就曾经与吐谷浑人大战过,现在薛仁贵也可以说是旧地重游。唐军对这一带的地势应该不陌生。薛仁贵这就是组成了一个突击军团。以大非川的老营为基点,奔袭吐蕃人在各处的营地。

    还不错初战告捷,在黄河岸边击破吐蕃军队。三万人的突击队,估计有的都捞不着砍一刀,战斗就结束了。四十万人的吐蕃大军怎么如此不堪一击?这就是吐蕃的小股部队,试试唐军的水有多深。X X 网 站 w-w-w.-x-Xx.c-o-m。

    战败的吐蕃人是逶迤退却,唐军缴获牛羊上万。显然,吐蕃人在把唐军往沟里引。青海高原上的地貌也是很复杂的,尤其是对不熟悉的人来说那就是处处是陷阱。行路难,路难行,誓令氛祲静皋兰。还好,薛大总管一直小心着那。看看吐蕃人向高原深处退去,薛仁贵并不追赶,回军乌海城。

    看起来玩得挺从容,实际上已经犯错了。唐军五万,现在是兵分两处,中间的给养如何传输?一旦被掐断了,首尾能够相顾吗?

    说到底还是敌情不明。以唐军的战力,五万人,无论在漠北还是天山深处,都可以横着膀子走了。可是对面的是吐蕃的倾国大军,四十万。X X 网 站 w-w-w.-x-Xx.c-o-m。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现在唐军已经有了一胜了,一负该出现了。

    前方战报不断,不是报喜就是催粮,看家的郭待封再也坐不住了。你们在前面吃香的、喝辣的,立功受奖,我在这干喝西北风?明显不公平啊!再说了不就是几个吐蕃人吗,有啥可怕?!

    就这么近的距离还不如把辎重都带过去。

    郭同学收拾收拾、拔营起寨,押着辎重就跟了下来,要与主力会合。下面的故事估计大家都熟,古典小说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走出去没多远,只听见一声炮响,冲出无数的吐蕃兵,完了,大势去矣。

    赞悉若等的就是这一刻。郭同学眼看快到乌海了,也被二十万大军围住了,乌海就此改名苦海。赞悉若有足够的耐心,想的就是怎么打的更漂亮。一边引诱薛仁贵往高原深处追击,一边盯着大非川的唐营,哪个先出现漏洞先打哪个。

    二十万大军把郭同学的辎重队团团围住,插翅难逃。按说郭同学手上也有两万人马,难道就不能一战吗?

    吐蕃与唐军遇到的其它对手都不一样。在此之前唐军的主要对手都是草原上的游牧部落,铁勒、突厥、吐谷浑。这些游牧部落一色的轻骑兵,唐军也是如此。以机动对机动,以奔袭对奔袭,唐军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吐蕃是完全不同的对手。

    吐蕃人不玩骑兵,专门玩阵战。到了前线全部下马,列成大阵,步兵大阵。步兵大阵虽然也是唐军的强项,但是吐蕃的步兵别具一格。吐蕃是重装步兵,防弹衣已经是制式装备了。当官的更是全身上下都是铠甲,就露着两个眼睛。你砍他一刀,没砍透,他砍你一刀,刀刀见血。而且,吐蕃军法森严,全民皆兵、人不惧死,前军不死光了,后军不上,真有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狠劲儿。被这样的大阵围住,能不能突围不清楚,肯定是苦战。

    “待封败走趋山,军粮及辎重并为贼所掠。”估计郭同学见势不好,撒腿就跑,否则如何突围?

    辎重一失,高原上的薛仁贵就成了断线的风筝。随即领军退往大非川,立马被四十万大军团团围定,五万唐军尽墨。这是唐军建立以来未有过的惨败,举国皆惊。

    “仁贵、待封与阿史那道真并脱身免,与钦陵约和而还。”

    兵都没了,如何脱身?有什么资格约和?这就是做了俘虏,签了城下之盟。青海方向是败的彻底、败的干脆。不过高宗皇帝的心情也许并不是很糟糕,毕竟看清了形势,况且还有好消息。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绝地反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